拼多多性价比无敌?“新品牌计划”是未来看点
文/杨国英
整个行业都感叹拼多多对时机的把握太好,如今已不可复制。时势造英雄,如果说过去3年,拼多多用独特的商业模式就打造出了一条性价比的护城河,那么时下发布的“新品牌计划”,或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拓宽这一护城河……
一个成立短短3年的平台,已汇聚3.86亿年度活跃买家和200多万商户,年交易额超过3448亿元,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而与此同时,这个平台依然有着远比同行更高的成长性。
拼多多用事实说明,一种可以带来无敌的性价比的商业模式,的确可以成为深不可破的护城河——拼多多Q3财报数据显示,相较上一财季,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新增4200万,平均月活用户新增3700万,这表明,拼多多平台在维持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极高的用户留存率。
时下,外界感叹拼多多是不可复制的,但拼多多有意为这个事实加上一个“更”字:
近日,拼多多发布战略级的“新品牌计划”,按照这一计划,未来拼多多将扶持1000家覆盖各行业的工厂品牌,以C2M模式压缩供应链,实现低成本的品牌化。
注意,品牌化不是拼多多“新品牌计划”的目标,低成本的品牌化才是目标。这意味着,拼多多为消费者谋求高品质商品供给的同时,依然仅仅抓住了性价比的优势。
换句话说,“性价比”首先不会丢——毕竟,这是新电商的护城河。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价格敏感型的!高速成长的企业,也往往成于性价比的优势,只是很少有企业能够持续守住这一优势。比如,围绕“性价比”而发起的价格战,每每成为传统电商崛起的阶段性“武器”或“工具”:淘宝战胜eBay,免费策略功不可没;京东强势崛起,关键时刻要靠凭借与当当、苏宁的价格战宣誓主权。
当然,新电商不是对传统电商“价格战”思维的简单重复,拼多多的“货找人”模式——平台少SKU、高订单、短爆发的拼团模式,天然意味着超低的成本以及消费者所能借此获得的超高的性价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独特模式确立的性价比优势,已经超越“价格战”作为阶段性竞争工具的属性,而更具护城河的深度。
从产品本身的角度讲,与拼多多模式切合的商品,在性价比上呈现出好用够用的特点、不求品牌溢价的特质,这显然也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要需求。这正因此,在拼多多平台上表现上佳的,多是刚需、高频的消费品。
如果说传统电商热衷的“价格战”,总有些收割在后的意味,而拼多多在3年时间里引领行业回归性价比本位、广泛赢得用户,也不乏审时度势之功。那么,时下“新品牌计划”作为拼多多的又一次审时度势之举,其直接效果将是性价比护城河的拓宽——在拼多多过去更加擅长的刚需、高频的日常消费品之外,也能确立优势地位。
具体而言,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即在低频的、也就是非生活必需品上,很难迅速形成大规模的拼团,因为消费者的购买频次更低,需求更个性化。从“新品牌计划”的举措来看,拼多多所做的,是要全力缩短消费者和厂家之间的距离、砍掉其中的多余环节——通过打通生产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信息流,实现全流程对消费者直播、可视化,平台参与下的全程监督,平台流量与大数据资源的倾斜扶持,拼多多可以让消费者与更多产品快速建立认知、信任、认可,从而实现品牌化。
事实上,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在去年已经有所铺垫,2017年,拼多多在长三角的19个产业带中,共计扶持18万商家,帮助大量工厂摆脱代工地位,目的或效果就是以最低成本实现品牌化。
目前来看,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顺应了很多企业平价化的转型——因为有大量、稳定的需求,以家卫士、松发为代表的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都有动力将产品维持在平价高质的水平线上,而考虑到制造业边际成本随规模增长趋低、市场结构转型、企业长期发展等因素,这些企业降低利润压注拼多多,明显受益更多。而对于拼多多来说,在平台的迅猛上升期、用户的强劲增长期,让更多品类建立起品牌认知而不失性价比,犹如顺水推舟,但却让拼多多的护城河更加宽阔。
从大的外部环境来看,拼多多在此时发力“低成本的品牌化”,可谓切中时代痛点。一方面,外界普遍担心,当前国内制造业成本过快上升,中国企业正在快速丧失性价比优势,从而可能抑制产业的稳步升级;而另一方面,国际经贸环境不佳加剧市场波动,但拼多多“新品牌计划”聚焦的几类优质供给——长期为国内外一线品牌代工的厂商、营销资源和能力相比生产制造能力较为弱势的企业、抵御短期风险能力较弱的优质企业,却是最有希望在逆境中重塑自我的几类企业。
拼多多早已让消费者认识到,“性价比”并不必然站在品牌的对立面。建立在拼多多“货找人”模式基础之上的性价比,实际上不仅能迅速消化工厂产能,还帮助生厂商通过“现象级”爆款迅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没有任何品牌推广,比现象级爆款更能快速在消费者的认知上树立起品牌形象。
而当下,拼多多平台“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就越多人用”的优势已然不可撼动,考虑到“新品牌计划”正在更多品类上拓宽着拼多多的性价比护城河,这无疑再次拉高了未来数年拼多多持续挑战增长极限的空间。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