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饭碗”吸引力连年攀升,超八成从业者认为行业极具吸引力
经过复业以来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突破,人才队伍的建设无疑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发展高峰会”上发布《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保险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指数达到121,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趋势。
聚焦人才动态,中保协第四次发布保险业人力资源报告
据悉,继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今年已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四次发布《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该报告旨在进一步推动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持续关注保险行业的人力保障,通过对行业人力资源数据按年度进行追踪分析,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和人力资源议题进行讨论,对新的发展趋势投射在人力资源领域所引起的变化进行研究,分层次、分维度地真实客观反映保险行业人力资源发展动态。
“人力资源是金融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表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伴随中国金融业的成长,中国金融人才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队伍重新组建、到专业化发展再到国际化开始三个阶段,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晓武表示,事实上,保险行业一直注重人才培养,近两年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整合行业力量,打造行业人才发展“一盘棋”的工作体系,不仅搭建起行业人才发展的组织管理框架,还制订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规划、编撰涵盖主要业务板块的实务教材,为行业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夯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还发挥各方优势,构建行业人才发展“生态圈”工作平台,在组建行业高端智库平台的同时,加强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将中国保险网络大学打造成为金融行业最大在线教育平台。
保险营销员数量屡创新高,82%从业者认为保险业极具吸引力
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底,保险营销员(含代理人)人数达325.29万人,随后年年攀升,2015年、2016年、2017年底分别达到471.29万人、657.28万人、806.94万人,年度增长人数分别为146.00万人、185.99万人、149.66万人。随着保险营销员人数不断上涨,保险营销员职业也表现出较高的吸引力。调查结果表明,保险公司营销员认同行业具有吸引力的占比高达90%。
与此同时,报告数据显示,行业从业者留存意愿有所增长,保险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在人才吸引与保留方面存有优势,82%参与调研的从业者认为,保险行业非常有吸引力,其中, 64%的人员在调研中表示,会长期留在保险行业。
报告指出,目前,保险业需求最旺盛的前五类人群仍然聚焦在:销售、精算、信息技术开发、业务管理、核保管理等专业领域。其中,销售、精算、信息技术开发、业务管理连续两年进入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前五列,依然为保险公司关注的重点人才。
细化来看,财产险公司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五个序列分别为销售(非代理)、理赔管理、核保管理、信息技术开发、业务管理,而人身险公司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五个序列分别是精算、销售、信息技术开发、业务管理、投资管理。此外,财产险公司在核保管理、理赔管理序列上的需求明显高于人身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在精算、业务管理、投资管理序列上的需求也明显高于财产险公司。
对于人才技能要求方面,报告显示,从行业整体来看,保险公司希望专业序列员工拥有的前五项技能分别是学习创新、团队合作、系统思维、沟通协调、风险意识。这些技能要求,对公司而言,是期望作为未来培训发展、能力培养、选人用人的参考;对员工而言,则是希望获取和发展与公司期望相匹配的技能。
年轻人留存仍需关注,保险公司已积极行动
人才需求的另一个侧面,人才流失和更迭也是保险业面临的一大现状,报告指出,2017年销售和精算序列主动离职率分别达到23%和14%,虽然较2016年销售的24%,精算的18%有所缩减,但销售和精算两个序列仍然是员工连续两年出现较为频繁的序列。
从年龄结构来看,主动离职员工群体中,35岁以下员工占比超过80%,其中26—35岁员工占比最大,接近50%。所以,年轻员工的保留成为保险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关注领域。
对于员工主动离职原因,调研结果显示,薪酬竞争力不足被同行高薪挖墙角、对职业发展规划不满、追求家庭与工作平衡等排在前列。
面对人才流动的挑战,报告分析到,员工任期缩短的总体趋势无法扭转,但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重新思考员工的职业发展,协助员工持续学习并培养成长性思维方式,改善个人流动性继续留职。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留住人才,保险公司已在积极行动,报告调研发现,泰康人寿将主要服务于三级区县分支机构,工作较为辛苦,流动性很强的内勤人员纳入绩效薪的激励机制中,安盛太平、人保健康也分别设置了内部晋升机制和核心人才保留措施等。(蓝鲸保险 关会杰)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