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象股”都撑不住A股的“塌房”?!
11月22日,中午临近收盘时,A股突然暴动,以“中字头”为代表的央企、国企股突然集体拉升,中国联通、中国交建涨停,银行股集体上涨,上证指数短短10分钟左右由绿变红,疾涨30个点左右。
随即,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昨日关于“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讲话被翻了出来,同时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关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报告在市场迅速流传开来。中金公司认为,A股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银行明显低估,存在提升空间。
然而,虽然“中字头”、银行等“大象股”把热度维持到了下午收盘,但股市整体仍旧没能撑住下跌的脚步,上证指数勉强收红,深证成指、创业板和科创板指数均下跌1%以上。
为何在“大象股”强劲支持下,A股仍没能挺直腰板,一副蔫了吧唧“塌房”的颓败相?
中金力挺,大象起舞,
A股塌房
不得不说,中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还是巨大的。
就着易会满主席昨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的议题,今天上午中金公司发布了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研究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维持A股估值中枢稳定的基础;
2、从中长期来看伴随中国居民财富效应的累积,中国家庭居民资产配置已经逐渐迎来向金融资产配置的中长期拐点,对中国市场估值带来中长期支持;
3、近十年来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波动区间在11-35倍。估值结构有改善空间,尤其是部分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等估值长期、普遍偏低。从结构上来看,A股估值并不均衡。近十年银行及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趋势回落,当前已处于历史区间偏低水平,这与近年中国银行业和国有企业的相对有韧性的基本面形成反差。截至2022年11月21日,上市国企和非国企的市盈率TTM估值分别为11.0倍和34.3倍;其中金融板块的估值更低,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5.9倍和0.58倍,市净率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状态;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为4.3倍和0.51倍,股息率高至6.1%。横向对比全球公司,中国的银行及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普遍低于海外可比公司。
最后:实际上,从经营层面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在2016年以来的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相比非国企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债务压力问题经历多年国企改革也已基本化解,上市银行盈利增长较为稳健且ROE高于非金融整体,未来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积极建设过程中,投资者有望逐步改善对上市国企和金融板块的价值的认知。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中金公司报告发布后,市场马上积极响应,尤其是报告中重点看好的国有上市公司和银行集体上涨。
截至收盘,中国联通、中国交建、中铁装配急速拉升并涨停,中国移动、中国中冶、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涨幅超过5%,中石油、中石化两桶油涨2%左右;两市交易的42只银行股全部上涨,中信、邮储、成都、平安四家银行涨幅超3%,工、建、交三行涨幅1%以上。
然而,尽管银行股和国有上市公司这些“大象股”的强势一直维持到下午收盘,但也没能撑住A股“塌房”的决心。
上证指数勉强收红,深证、创业、科创三大指数分别下跌1.18%、1.83%和1.42%。实际上在下午的交易中,除了国有上市公司和银行,大部分股票出现了加速下跌的走势,两市交易的4994只股票中,只有1161只股票上涨,有3718只股票下跌,其余的115只股票走平。
为何A股的颓势连大象都撑不住?
全球经济衰退向中国传导
不可不防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洪灝在最新发表的《展望2023:或跃在渊》文章中称,中国正值出口增速29个月以来首现负增长、社零增速由正转负的关口,二项数据均剑指国内外需求的同步消退。
洪灝表示,中国出口周期为七年一轮的中周期,并已于2021年2月见顶。这意味着经常账户余额相对于GDP的累积速度日趋放缓。出口周期创造宏观流动性,也因此与中国股市周期紧密相连。据此,出口中周期见顶与市场共识的“新的长期牛市”的逻辑相悖。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短周期正从峰值回落,但尚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美国经济所面临的衰退风险。由于中美经济东鸣西应,交错相依,美国的宏观波动性将通过汇率、大宗、股票和债券外溢至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此前,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日内瓦发布贸易预测更新报告。报告认为,由于多重冲击对全球经济造成压力,全球贸易将在2022年下半年失去动力,并在2023年保持低迷。
世贸组织预计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5%,略高于4月预测的3.0%,但2023年增长率预计仅为1%,远低于此前估计的3.4%。预计全球GDP将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2.8%和2.3%。
资金宽松度
正悄然发生变化
或许有的投资者还在畅想2014-2015的蓝筹牛,但是诸多背景真不一样了,特别是资金面。
中金公司在今天的报告中谈到,支撑“大象股”的资金面改善,来源于:中国家庭居民资产配置向金融资产配置转移、中长期机构投资者的绝对规模和占比提升以及长期投资理念培养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转变虽然将来会实现,但这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当前的市场的资金面环境来看,并不乐观。
招商宏观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面对经济复苏未稳、流动性边际收敛、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等复杂局面,报告表明四季度央行将坚持稳中偏松的政策倾向,持续推动“稳信用”进程。但相比之前,此次报告透露出明年货币政策将向中性回归的信号,“稳就业、防风险与控通胀”将成为新的政策目标,结构性功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另外,中信证券也发布报道表示,资金面难回年中宽松态势。
另一个方面,股市的融资脚步不停,抽血发动机转速飞快。
单从上周看,A股市场共有6家企业增发上市,4家企业可转债上市,8家可转债上会全部通过,3家企业新增定增审核通过。
更长远来看,IPO方面,一云投资统计显示,今年1-9月,A股新增上市公司300家(不含4家借壳、转板公司),少于去年373家。但募资金额却大幅增加,300家A股新增上市公司募集了4855.15亿资金,同比增长了40%,七成IPO公司超募。
机构预计,随着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将保持常态化发行,四季度A股IPO仍在保持增长趋势,今日A股上市公司正式达到5000家。
再融资方面,上市公司可转债和定增也是如火如荼。截至10月底,沪深两市共发行可转债超120只,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热门赛道定增的上市公司更是一家接着一家,少则几个亿,多达数十亿元上百亿不等。统计显示,2022年1-10月A股公司共有137家完成定增,共募资2691亿。2022年前三个季度,A股再融资规模达也在5000亿左右。
由此,今年IPO+再融资,就从市场抽走资金万亿左右。
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看上市公司对股市融资有多依赖:
从2010年以来,歌尔股份的净利润合计是190亿元,而累计的资本开支是356亿元,中间有着166亿元的缺口,这个缺口谁给补上了呢?歌尔股份自从2008年上市以来,通过定增、可转债等股权再融资的数额是94亿,此外2021年年报上还有65亿左右的短期和长期借款。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