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集体拉升,龙头要分化了?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近日,A股光伏板块集体拉升,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晶澳科技、钧达股份等个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
川财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国内外需求共振叠加红海局势推升运价,需求端显著改善。部分产能延产或退出,有望加速供给端出清。行业底部趋势明显,当前股价已过度反映悲观预期,随着后续需求增长及供给优化,光伏板块有望迎来长期增长行情。
当下的光伏正处于从PERC向TOPCon转换的过渡期,在TOPCon领域深入布局的企业都尝到了甜头。
以旗手晶科为例,上半年30.8GW的组件出货位列全球市场TOP 1,其中N型组件出货达16.4GW,成为全球首家单季度N型出货超过10GW的组件企业,其在N型TOPCon领域的市占率已高达40%。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850.97亿元,同比上升61.25%,归母净利润63.54亿元,同比上升279.14%。
相比之下,旧王隆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4.47亿元,同比下滑18.92%;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降44.05%。按照这个节奏继续下去,公司与晶科之间的盈利规模差距将被快速缩小。
事实上,隆基在TOPCon领域并非无能为力,公司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TOPCon的银浆技术,两年后又产生了贱金属技术,是业内最早做研发和完成突破的。
可为而不为,隆基有自己的打算。
钟宝申此前对外表示,TOPCon相对PERC在转换效率的提升上有限,叠加目前TOPCon产能已整体过剩,考虑投入和产出,未来经济性存疑。
事实也的确如此。
到今年年底,TOPCon的全行业落地产能预计将超过450GW,HJT落地产能将超过100GW。而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2023-2030年,保守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280-436GW;乐观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330-516GW。
仅目前的产能规划就已经超出需求,更遑论整个行业还在继续大干快上。
今年5月,晶科能源宣布将在山西综改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包含56GW单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电池以及56GW组件),加起来总投资大约56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行业最大的N型一体化生产基地。再加上之前披露的浙江海宁186.8亿元、江西上饶108亿元的项目投资规划,粗略算下来,仅上半年,晶科就在TOPCon上就砸下了八九百亿。
众所周知的是,光伏正处在全产业链降价周期中,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供需状况,进一步杀跌基本已成定局。隆基总裁李振国对此也有判断,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基于当下时局变化,隆基的策略是不跟随,不参与,既然短期注定没什么大的空间,不如把眼光放长远,绕过TOPCon,在下一站提前布防。
BC电池,全称“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所谓BC是个技术的通用名称,其基型是IBC电池,IBC在技术上有比较好的兼容性,可与P型、HJT、TOPCon等技术结合,分别形成HPBC、HBC、TBC等多种技术路线,这些电池统称为BC类电池。
理论上,这条路线并没什么问题。
最低成本下的最高发电效率是光伏的永恒追求,而BC是目力可及范围内的最优解。
根据TÜV今年9月的最新评估数据,PERC的组件效率中位数是20.96%,TOPCon和HJT分别为21.57%和21.58%,BC电池组件的测试数据最高,为22.25%。目前隆基HPBC电池的转换效率为25.5%,最高可达29.1%,折算成组件转化效率是23.3%,高于TÜV发布的中位数。
现在有人拿BC双面率远低于TOPCon来说事,认为前者在短期内并不具备竞争力,其实这根本不是事。
背面效率要乘以背面的散射光强度才能换算成正面效率,这样一来,即便背面效率再高,折算回正面也就无足轻重了。举个例子,就算背面效率达到30%,乘以6%的散射光强度,最后也只能贡献1.8%的正面效率。所以,虽然TOPCon的背面效率遥遥领先于BC,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综合效率上会具备优势。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TOPCon产线可以通过PERC产线改造而成,短期内的确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而BC电池对控制、调试、装备等工艺要求高,从电池到组件封装都要重新开模具,添置新设备。短期内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解决更多的问题和难点。但是,一旦后期道路打通,现在公司面临的所有挑战都会反过来,成为抵御竞争对手的巨大壁垒。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获取更长远的利益就难免要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任何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唾手可得。就像当年在别人日进斗金时甘当寂寞,今天的隆基恐怕也要暂时放下功利心。根据公司的排产计划,到明年底BC产能才会集中投产,大规模放量至少也要等到2025年。在此之前,世界是属于TOPCon的。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