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已然复苏,慢牛稳步前行《柳哥财经》早评(03.13)
经济已然复苏,慢牛稳步前行
一、市场回顾
周三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收跌,沪指跌0.23%,深证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58%,沪深两市成交额16838亿,较昨日放量2019亿,主力资金流出118亿元。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广电概念掀涨停潮,发电机概念大涨,算力概念股逆势爆发,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走高。电源设备、珠宝首饰、游戏、电网设备、文化传媒板块涨幅居前,能源金属、生物制品、电子化学品、航天航空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2627只,111股涨停,4只股票跌停。
二、市场展望
1、美股暴跌主要原因分析
当地时间3月10日、11日,美股遭遇历史上罕见“黑色星期一、星期二”二连黑,三大指数全线重挫,纳指暴跌超4%,标普500指数较历史高点回落10%,科技股集体崩盘,特斯拉单日跌幅超15%,市值较峰值腰斩125。此次暴跌的直接诱因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反复与经济衰退预期升温
关税政策“朝令夕改”。特朗普近期多次调整对墨西哥、加拿大的关税措施,并暗示可能进一步加征,导致市场对供应链成本上升和通胀压力的担忧加剧。
经济衰退风险激增。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大幅下调美国2025年GDP增速预期,亚特兰大联储模型预测一季度经济萎缩2.4%,衰退概率升至75%。
美股连创新高,涨了10年了,处于高位,存在估值泡沫,调整是必然的。
2、美股暴跌对A股情绪影响
国家队主力资金早有预案。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在二会期间,大盘指数始终被权重股压制着,提前让A股市场作出调整,提前预判了美股要下跌,因为美元指数下跌必定会引发美股下跌,化解了美股爆跌对A股的影响。
短期外资波动:北向资金可能因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出现阶段性流出,但国内险资、社保等增量资金托底作用显著。
情绪面冲击有限:A股近期已呈现缩量整固态势,政策窗口期(两会闭幕)临近,市场对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较强,情绪韧性凸显。
3、特斯拉暴跌原因分析
特斯拉股价暴跌,年内跌幅超50%,反映出多重问题。一是需求疲软,2月在华销量同比腰斩,二是政治争议,马斯克与特朗普结盟引发品牌形象受损,三是及供应链扰动,关税推高成本,四是车型老旧,已现审美疲劳。
4、对A股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1)新能源车产业链短期承压:特斯拉销量下滑或影响国内电池、零部件供应商订单预期,如宁德时代、拓普集团等或面临估值压力。
2)国产替代加速机遇:比亚迪等本土品牌逆势增长,2月销量同比+161%,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凸显内需市场韧性,小米汽车2月份市场份额已挤进前10。
3)技术路线分化:光伏,POE胶膜、BC电池、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或受益政策倾斜,对冲板块分化风险。
5、关税扰动下的A股出口链与自主可控主线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贸易链构成威胁,但对A股影响呈结构性,
出口依赖型行业承压,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重启,机电、消费电子等出口占比高的板块或受冲击。
国产替代与内需提振:政策端加速推动科技自主可控,主要是半导体、AI算力、新基建、特高压、5G及消费复苏,如家电、汽车,相关板块有望成为避风港。
6、A股独立性与政策托底,与美股相比,A股具备六大优势:
1)估值优势,沪深300市盈率平均市盈率仅12倍,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较高。
2)政策红利释放,两会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保驾护航,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如财政发力、地产边际宽松,流动性宽松基调延续。
3)经济复苏差异,我国1-2月PMI重回扩张区间,与美国衰退预期形成对比,内需驱动逻辑强化。
4)GDP增长傲视全球,5%高增长率和股市处于全球估值洼地,使A股稳步向上的基础很牢固,不会因美股暴跌而改变。
5)CPI目标2%安全牢固。是为了推动物价温和上涨。2月份CPI由正转负,也反映出当前需求依然不足。因此加大投资和消费的力度、提振需求是当务之急,也是提振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回升的重要方面。
6)财政赤字率4%,实现了突破。这将释放出上万亿增量资金来拉动投资、带动消费,从而进一步提振国内经济的表现,特别是在外贸受到一定影响的情况之下,拉动内需的意义更加重大。
7、操作策略:避险与进攻双线布局
防御性配置:关注低估值蓝筹(银行、公用事业)、消费复苏(白酒、免税)及高股息资产。
进攻性方向:
科技自主: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AI算力(浪潮信息);
政策催化: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新基建(特高压、储能);
业绩确定性:一季报预增的光伏、医药龙头。
尽管美股暴跌带来短期扰动,随着系列政策举措的全面落地,以旧换新全面激活了消费市场,国内经济已然复苏,国家税务总局3月11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较2024年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这是最好的例证。
综上,中国经济已然复苏,股市慢牛稳步前行。
风险提示:以上资讯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代表投资决策,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顾问: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陈利柳,证书编号 :A0690623120002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