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炒预期,价值挖掘是良方《柳哥财经》早评(04.02)
炒股炒预期,价值挖掘是良方
一、市场回顾
周二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38%,深证成指跌0.01%,创业板指跌0.09%,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323亿,较昨日缩量893亿,主力资金卖出488亿元主。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医药板块大涨、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电力股延续强势,机器人概念股调整,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等医药赛道大涨,贵金属板块走弱。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3854只,涨停股票数量84只,跌停11只。
二、市场展望
4月1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沉寂许久的医药板块强势爆发,成为当日市场焦点。CRO、创新药、医疗保健等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纷纷上扬,多只个股强势涨停,特别是AI+医疗板块领涨,带动市场人气回升,而前期调整较多的人形机器人等AI板块也在抄底资金的推动之下出现触底反弹,市场信心有所恢复。经过连续一周的震荡调整之后,沪深两市出现较大幅度反弹。
今年以来,科技股行情引领两市,背后有深刻的逻辑。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传统行业增速放缓,有很多甚至出现“产能过剩”,这一方面是生产端扩张较多,比如房地产产业链、光伏等等,但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因此拉动投资、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重要政策举措,只有拉动了需求,才能够消化掉过剩产能。
从投资角度来看,投资是投未来,过去的辉煌都属于过去的股东,未来的成长才属于现在的投资者,所以在投资上要具有前瞻性布局的眼光。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出现大涨,带来了较强的赚钱效应。人形机器人是继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我国第四大产业赛道,未来产业的规模甚至有可能超过新能源汽车。虽然现在人形机器人应用的场景主要是工厂、商业以及医院等等,进入到千家万户还需要更加智能,还需要时间,但是根据人形机器人行业专家分析,当前在工厂、商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就已足够产生较大的需求,一年可能需要几十万台,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马斯克甚至乐观地认为,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达到100亿台,这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的优势在于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再高级的东西都能制造出来,这正是我国的优势。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以及近期刷屏的新凯来推出芯片设备,可能在芯片方面实现突破,这使得中国在硬件和软件两大领域都实现了突破。
一方面是硬科技突破,一方面是软科技突破,这两方面结合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极大地提振中国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领先地位,预计未来5-10年是中国科技行业大发展的十年,而在投资上前瞻性布局科技板块也是重要的投资策略。
人形机器人是一片蓝海,是未来10年最具投资潜力的长波厚雪超级赛道。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是重要策略,而人形机器人又是AI+消费最好的落地场景,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建议投资者趁这一轮调整可以积极布局相关股票或者相关主题投资基金,抓住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的代表就是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高端制造以及互联网等等领域。
随着稳经济稳增长政策的进一步加码,经济基础将会更加牢靠,这对于推动资本市场走强将会产生较大的支撑作用。二季度美联储可能会开启今年的首次降息,美联储一旦开始启动降息,中国央行降息的动力会大大增强,所以二季度是降息降准的重要时间窗口,这也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今年将会迎来结构性牛市的行情,科技股将会是新一轮牛市的新动力。
综上可见,炒股炒预期,价值挖掘是良方。
风险提示:以上资讯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代表投资决策,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投资顾问: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陈利柳,证书编号 :A0690623120002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