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仍是全年主线《柳哥财经》午评(04.03)
科技股仍是全年主线
一、早盘综述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午间收盘,沪指下跌0.51%,报3333.09点;深证成指下跌1.46%,创业板指下跌1.80%,。全市场上涨个股有1289家,下跌个股3939家,46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7334亿,同比上日放量1159亿元。盘面上,旅游酒店、物流行业、鸡肉概念、贵金属、商业百货、猪肉概念、电力行业、预制菜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3D摄像头、发电机概念、无线耳机、家电行业、消费电子、电机等板块领跌。
二、市场展望
今天早盘,受美国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利空影响,全球股市全线下跌,三大美股期指跌幅均超2%,纳指-3.3%,日经225指数-3.53%、恒指-1.64%。但A股趋势顽强,开盘一步到位,指数3319.61点就是早盘最低点,而后在强劲买盘推动下,一度翻红,但抛压也随成交量放大而加大,关键时刻,还是国家队主力启动银行与电信三大运营商护盘,大盘整体呈现出震格局。
早盘A股有如柳哥早评观点:近期大盘走势较弱,主要是都在等待老美关税这只靴子落地,现在利空已出,困扰市场最大的外部因素已兑现,随后大盘反弹的概率较大,今天市场将面临最后一跌,3317-3300点应该就是本轮大盘回踩的低点区间,相信大盘在国家队主力资金的强力护盘下,A股将绝地反击,而后大盘将逐步展开震荡上攻行情,今年A股的慢牛格局行情不变。所以,今天大盘回调是机会。
就后市而言,科技仍是全年主线。过去5年的数据显示,4月是A股一年当中“最交易基本面”的一个月,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为有效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进入到对于业绩的前瞻与验证,A股一季报的关注度随之抬升。进入4月,A股即将进入财报窗口期,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
配置层面,科技仍然是全年核心主线,每次调整都是布局的机会。随着风格裂口的弥合、TMT成交额占比的降低、伴随科技大厂产业推进,全年继续看好科技风格。
调整不改AI战略乐观,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适度回调反而是较优上车机会,近期AI端侧尤其值得关注,一方面从估值和2024年年报业绩来看,产业链环节中高业绩防御性和高估值性价比的赛道和个股较为密集。
另一方面,存储和终端处于复苏阶段,3月以来存储价格涨幅明显,且AI推理成本下降的趋势之下,端侧复苏强度有望得到强化。AI产业链回调布局之外,短期建议关注部分景气向好且有较强估值性价比的行业,包括新兴消费、猪周期、医药、家电等。
建议逢低继续布局可能很快兑现订单和基本面的板块,同时预计未来大概率能够走出更多类似过去两年光模型一样的科技细分领域:CSP大厂及上游(AIDC、柴发、租赁)、推理应用的铲子(昇腾一体机、软件服务)、端侧(字节、小米)、军工电子等。
综上,科技股仍是全年主线,短期波动是低吸良机,但应以业绩成长为选股第一要素。
三、策略精选
1、物业服务板块的政策拐点已出现
好房子需要好服务,好服务需要优质优价。预计,重庆在2023年阶段性推出物业费强限价政策,并不会在全国范围形成潮流。相信政策鼓励优质优价,会从源头扭转市场对于物业服务行业的定价和盈利能力预期。目前物业服务板块处于政策担忧下的基本面疲软,业绩增速放缓,周期性业务走低等多重因素带来的估值和盈利双重低点,预计未来向上弹性不小。作为红利品种,物业服务公司安全边际显著。可关注物业服务板块的政策拐点。
2、存储芯片市场持续回暖,关注AI大模型国产化及算力基建机会
存储芯片市场持续回暖,受益于原厂减产及终端补库存需求,NAND Flash价格预计Q2进一步回升,其中Wafer及Client SSD涨幅显著,建议关注存储芯片设计、模组及封测龙头;同时,半导体设备领域技术突破频现,叠加AI端侧硬件升级(如鸿蒙生态推动的AI手机/PC需求),建议布局国产设备、材料及服务器自主化产业链,并关注AI大模型国产化及算力基建机会。
3、关注资产负债匹配较好,有增长韧性的保险公司
2024年上市保险公司利润高增长,而净资产增速相对较慢(甚至负增长),反映出利润和净资产不同步的问题。在新会计准则下,利润对股市波动较为敏感,而净资产受债市影响更多,二者走势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分化。同时,保险公司2024年新业务价值(NBV)强劲增长,可比口径下增速最高接近130%,主要由NBV利润率提升驱动,新单保费基本停止增长。2024年报中,各保险公司再次下调投资收益率和风险贴现率假设,对NBV和内含价值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净资产的重要性在上升,建议关注资产负债匹配较好,有增长韧性的保险公司。
4、快递行业今年包裹量增速或高于预期
年初以来,快递行业与主要企业的件量表现均超预期,随着促消费组合拳的实施,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叠加偏远地区线上消费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全年包裹量增速或高于预期;但龙头公司提升份额的诉求依然强烈,价格战风险尚未解除。
风险提示:以上资讯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代表投资决策,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投资顾问: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陈利柳,证书编号 :A0690623120002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