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销冠”速腾聚创公开招股,乘智驾之风有望加速放量
12月27日,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头部厂商---速腾聚创(2498.HK)在港正式启动招股,宣告“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顺利诞生,并有望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企业。
据公司招股书了解到,速腾自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2日招股,拟全球发售2290.98万股,香港公开发售约占10%,国际配售约占90%。发售价将为43.00港元/股,每手100股,预期H股将于2024年1月5日(星期五)上午九时正式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此外,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据了解,该投资机构由深圳市南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全资拥有,为深圳市南山区的战略投资平台,专注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显然,国资加持IPO,足见其对速腾未来的看好,也算是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需要指出的是,深圳南山区已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一个“摇篮”,不仅是全国上市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集聚了以速腾聚创、AutoX、萝卜快跑等为代表的上百家相关企业。此外,南山区还落地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自动驾驶智能研究中心。
这种种事实表明,南山区政府对于智能驾驶产业链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视。而南山区的上市企业队伍能有今天的规模,科创氛围能如此浓厚,自然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着力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目前南山区已建立起“孵化—成长—资金—服务”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机制,着力构建上市培育引领区,有望让南山区成长出越来越多智驾与高端制造的龙头企业,帮助中国智驾产业链做大做强,速腾则是领先样本之一。
而对于速腾而言,有这样的强力后盾支持,不论是在经济还是产业资源,想必日后都不用愁了,信心和底气势必也更足了。
01
行业迎1-N爆发期
速腾有望成销冠
在今年这么惨淡的市场行情中,速腾还能被看好,实属不易,然而这一结果并不算令人意外。这背后的一些根本原因,其实可想而知。
首先,激光雷达可谓是近两年来智能科技产业领域炙手可热的风口之一,特别是在新能源车行业,随着技术迭代,再加上国内关于L3自动驾驶政策密集落地催化,以国内新势力为首的多数车企正实现大批量上车,已初步得到明确的市场验证。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据YOLE Group统计,到今年第三季度,已有36家中国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预计国内将有高达106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占全球同期预计发布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总数量近90%,国内激光雷达车企的数量和规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长期领跑。
激光雷达“走俏”,主力厂商迎来大规模放量,也在意料之内。
根据速腾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速腾激光雷达交付量近6万台,其中车载激光雷达总销量超5.3万台,均超过2023年前六个月的销量总和。同时,今年前三季度总销量超10.6万台,其中车载激光雷达总销量超9.3万台,均超过2020年至2022年过去三年的激光雷达销量之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到10月,速腾车载雷达的单月销量从1万台飙升至2.8万台,仅四个月的时间,增长了近3倍。而且,自10月起大幅甩开同为第一梯队的禾赛科技,领跑国内同业。
目前,激光雷达几乎成为多数车企落地高阶智能驾驶的标配,堪称目前公认的新能源车产业中的千亿大单品,也被普遍视为最先受益高阶智驾落地的赛道。当然,除了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之外,激光雷达还可应用于工业、无人机、机器人和3D测绘等非汽车终端市场中。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销售总额计算的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含软件和硬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2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增长至2030年的12,5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8.8%。其中,车用市场是增长最快且也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
其二,投资重在把握产业趋势。按照卖方研究所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周期理论,渗透率从0-20%阶段,属于产业趋势加速的爆发期,特别是10%-20%阶段是投资的黄金期,大部分公司会迎来“戴维斯双击”,20-40%阶段会有一部分公司能实现超额收益。
其实,近两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市场便是最为典型的现实参照之一:
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4%,其中乘用车渗透率6.2%,两年后飙涨至27.6%,2022年12月进一步上升至33%。
相应地,产业链上市公司及概念板块也随之“暴走”。根据富途统计显示,期间新能源车板块整体涨幅达80%,其中2020年初到2021年之间,两年之间最高涨了2倍。
而今时的激光雷达,大概率正位于或逼近类似2020年新能源车爆发的临界点。
一方面,激光雷达目前渗透率还非常低,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激光雷达的渗透率仅有1.9%,未来加速渗透率提升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高阶智驾领域是现阶段激光雷达的最大增量来源,意味着激光雷达的渗透率会随智驾技术的迭代、上车而“水涨船高”。目前,基本成为L2+的标配,而且级别越往上,需要的激光雷达只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2022年被业内普遍视为自动驾驶元年---L2成为新车标配、L3开始量产上车、深圳立法L3自动驾驶,放开L3以上自驾车的准入,再到今年一系列试点政策落地,产业和政策面不断催化,激光雷达持续放量。考虑到国内多数主机厂明后年计划集中落地L4,并继续向L5演进,激光雷达景气持续上行基本无悬念。
简而言之,2022年激光雷达完成0-1阶段,且国内厂商已赢了一程,2023年正开启1-N阶段---激光雷达加速走上智驾,也已然成势:
消费者端,小鹏和问界两家智能驾驶领先的车企相关车型高阶智驾版本(必备激光雷达)的销售占比超过70%,消费者已开始用真金白银投票,高阶智驾功能成为拉动汽车销量的核心卖点;
车企端,车企已经认可了高阶智驾对车型销售的重要性,所有车企都在大力研发相关产品技术,加入到这个方向的竞争;
市场端,高阶智驾的车型已从40万级别下探到20万,如小鹏G6、P7i等,这意味着高阶智能驾驶软硬件成本的下探,已为大规模普及做好了准备。
如此来看,激光雷达无疑是押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一个难得机会---不仅空间大,而且正处于爆发初期。
再者,“宁数月亮,不数星星”在投资中显然是明智的做法。而激光雷达赛道应称得上是高门槛的“数月亮”行业,速腾也正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月亮”。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2年的销售收入计,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CR3分别为28%、79%,国内市场集中度明显更高。而速腾在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不包括少于16线的低端激光雷达)均位居第二,市场份额分别约为7%及20%。
值得留意的是,根据禾赛12月26日晚发文称,自成立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这意味着2023年实际交付量约为20万台,低于此前预期(25万台)20%。
反观速腾,今年表现尤为强势,10月起更是“大比分”超过禾赛。如此来看,速腾大有可能赶超禾赛,坐稳国内头把交椅。其实,从小鹏(G6、P7i、G9)、问界(M5、M7)、智己(LS6、LS7)等几家定点的主机厂最近两个月的销量来看,速腾四季度的实际销量,估计更惊人。
而在定点订单、量产落地车型数量上,其实速腾已拔得头筹,预期进一步强化。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到今年一季度末,速腾成为全球范围内服务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数量最多、拥有前装量产定点车型最多、开启量产交付车型SOP最多的激光雷达厂商。
需要一提的是,SOP(Start of Production)指达到量产条件,一般是量产的起点。而根据招股书介绍,速腾从取得定点订单至SOP的平均时间为约15个月。
由于规模化量产是激光雷达实现有效降本的重要途径。所以,订单规模领先,也意味着成本领先。
02
速腾的“三板斧”
速腾的增长势能之所以强劲,且市场占位持续领先,关键在于其在技术、客户以及商业模式层面有着“三板斧”。
首先,技术层面。据招股资料介绍,速腾自16年以机械激光雷达起步,并以自研芯片为基础实现技术的平台化部署和高效迭代---从21年量产M1到2022年量产M1 Plus,再到2023年量产M2。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的M平台产品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现持续迭代的产品。
目前,速腾已实现激光雷达硬件、感知软件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势。到今年12月18日止,公司累积专利多达469项,申请专利超过1000项。
另外,目前速腾的研发团队(包括芯片工程师、激光雷达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占雇员总数的45.9%,其中约一半拥有硕士学位或以上,技术底色可见一斑。
显然,这些都需要靠大力的研发投入来支撑。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速腾分别产生研发开支8150万元、1.33亿元、3.06亿元及2.46亿元,研发费率分别为47.7%、40.2%、57.7%及74.9%。
现阶段激进的投入节奏,其实也反映出激光雷达的技术仍处于高速迭代期。目前,乘用车市场批量落地的核心在于成本和性能的平衡。而技术分歧主要在波长、扫描单元两方面,直接影响到相关核心指标,如视场角(FOV)、探测距离、点云精度等。
一开始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现阶段看起来有所减少,但依然没有收敛,不同方案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扫描方面,虽然MEMS、转镜、振镜、OPA、棱镜等等,看起来很多,但从扫描形态上看无非两种,即一维和二维扫描。其中,一维扫描需要激光收发堆叠,“一线一对激光收发元器件”,做方案样机容易,但是需要元器件多,成本高,扫描形态不可控;二维扫描,就是将单组激光收发的“一根线扫描成一个面”,所以元器件用量少,成本低,但是二维扫描系统研发难度高,样机研发困难。
据公开资料了解到,速腾在2016年开始研发基于二维扫描技术的激光雷达平台--M平台,并于2017年率先推出首款基于二维MEMS扫描技术方案的车规级激光雷达M1,并2021年6月实现量产上车,成为全球首家开启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的厂商。
而激光收发方面,相比已成熟量产的ToF,FMCW被业界视为一种难度极高、却能实现性能“断代”式发展的路线,因为它高度抗干扰,十分稳定,又能获取多一维度的速度信息(4D),实现无GPS导航,但还有大量技术问题尚未解决。Aeva已与采埃孚合作布局FMCW技术,速腾、禾赛也均有一定技术储备。
其二,产品应用广泛,尤其是汽车与机器人两大市场。
根据招股书介绍,速腾先于16年推出首款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达产品,19年推出首款用于ADAS(L2/L3)的激光雷达产品M1及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Ruby系列。近几年,速腾来自ADAS和机器人及其他市场获得的收入占比都维持在70%上下。其中,来自ADAS的收入实现成倍增长。
相比而言,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主要集中于无人驾驶领域,21年才转向ADAS领域,并向服务机器人市场拓展。
也就是说,速腾在ADAS方面的布局领先于禾赛。另外,速腾凭借软硬一体化优势,实现“卖硬件+卖服务”的商业模式,不同于禾赛主要靠卖产品的单一路线。
其三,客户优势,重点体现在头部优质客户多、多车型平台长期合作、且客户规模大。
在车规市场,速腾客户基本囊括了中国及全球范围内最前列的整车厂和Tier1。
根据招股书显示,中国整车厂TOP10(按2022年销量计)中有九家都选择与速腾合作。到今年3月底,速腾在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定点市场的定点车型占有率也达到了接近50%。
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速腾为250多家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服务,相较于今年一季度增加50多家客户,在合作伙伴数量上排名全球第一。
能覆盖大批头部客户,表明速腾的客户管线十分强劲,这对于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而在非车载领域,速腾的合作也非常广泛,涉及到很多应用场景譬如工业、巡检、物流机器人。到今年上半年末,速腾累计交付的激光雷达已超过13万台,拥有机器人和其他非汽车客户的数量约2200家。此外,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2年公司在机器人行业(不包括少于16线的低端激光雷达)的激光雷达累计销量在全球高居第一位。
不难料见,速腾的市场领导地位,加上其以客户为核心的技术和产品方针以及量产能力,将持续有助公司吸引汽车及机器人行业的新客户。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获得的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占市场全部定点车型的近一半,已交付的激光雷达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数量最多。
综上,激光雷达赛道格局优,尤其是国内市场,速腾规模领先,且核心竞争优势突出,未来大有领跑之势。
03
迎来“量利”齐升
未来继续向上可期
1、收入高增长,定点、量产落地车型数量大幅增长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2022年,速腾实现收入从1.71亿元增长至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6.05%;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62.0%。
对于激光雷达厂商而言,定点订单、SOP车型数均是确保收入增长的先行指标。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速腾取得21家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的前装,量产定点车型数已经从一季度的52款增加至58款。而截至12月18日,进一步增至62款,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同时,速腾实现SOP定点合作客户数量也在持续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已为9家客户的13款车型实现SOP,而截至12月18日,已为12名客户实现了24款车型的SOP。
2、毛利率已转正,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激光雷达行业尚处市场导入期,普遍未实现盈利,本是情理之中,现阶段关键看点在于伴随市场需求放量与厂商产能释放,兑现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利润率逐步上行的趋势。
其实,从速腾身上也能明显看到这一改善的迹象---其中毛利率获大幅改善,便是有力的印证。根据招股书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的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2.3%提升至6.0%,其中今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达到8.7%。尤其是ADAS产品于去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由负79.5%改善至今年同期的负7.7%。
毛利率的显著提升主要因为不断提高产量,从而提高营运效率并享有规模经济。例如,速腾主要制造固态激光雷达的红花岭工厂产能利用率从今年6月约24.8%,提高至今年10月的67.1%。目前,速腾还计划通过自营工厂和合作伙伴未来继续扩大产能和提高产量。
由于激光雷达要想提高渗透率,产品本身需要不断突破性能和成本的约束。除了上述提到规模化量产之外,芯片化也是实现持续降本的一条重要路径。简单来说,芯片化即提升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一般集成度越高,成本就越低。
所以,随着速腾完成芯片化,优化产品设计和简化产品结构,并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应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毛利率将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同时,速腾预期,随着继续以商业上合理的价格获得原材料及耗材的稳定来源、提高生产效率及策略性地优化收入组合,毛利及毛利率将会继续改善。
此外,相比2022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亦有所上升。速腾预期通过提高研发、销售和行政活动效率,运营开支占收入比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助推盈利持续改善。
04
尾声
如果已经错过了汽车电动化的“上半场”,不想再缺席智能化的“下半场”,激光雷达算是值得一搏的机会,市场期待值也较高。而速腾作为核心标的,目前估值不到200亿港元(按发售价计),算不算贵呢?
目前行业处主题投资阶段,对于高成长型投资,往往更看中的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空间,对估值的容忍度更高,有时甚至会忽略估值因素。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