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超级英雄”背后的经济学意义
资本邦 · 2018-11-13 · 文/郭浩文、赵雯。郑钰
(图片来源:漫威官网截图)
再见了,世界最伟大的超级英雄。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去世,享年95岁。这位最了不起的超级英雄,创作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等漫画角色。
人物生平:
1941年,斯坦·李生平第一部作品问世,即《美国队长》系列漫画的第三部。
1961年11月开始,在搭档漫画家杰克·科比的协助下,他创作了《神奇四侠》《蜘蛛侠》《钢铁侠》《雷神托尔》《绿巨人》《X战警》《奇异博士》《超胆侠》等漫画角色。
1972年,斯坦·李成为漫威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
1998年,他离开了漫威漫画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斯坦·李成立了“斯坦·李传媒”公司,但这家公司于2001年破产。
2002年,他与人合作创办了“POW!娱乐公司”。
2011年1月4日,88岁的斯坦·李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2018年11月12日,斯坦•李去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对漫威影迷来说,老爷子本身就是创造上百亿美元大IP的“超级英雄”!
漫威的价值爆发始于2008年。
当年,漫威成立自制品牌,推出了漫威电影宇宙计划。
2008年起,依次将钢铁侠、绿巨人浩克、雷神托尔、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搬上大荧幕,随后通过《复仇者联盟》将他们集结起来。
至今,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在10年内共有30部电影上映,全球累计票房近200亿美元,是全球票房最高的系列电影。
不只是漫威电影的高票房,参演漫威电影的演员也身价大涨!
三名参演漫威电影的明星跻身2018年《福布斯》收入最高男影星TOP10排行榜,便是例证。
这三位漫威明星分别是:第三名-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8100万美元;第四名-雷神索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6450万美元;第十名-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3400万美元。
当然,除了电影外,漫威这个超级大IP本身价值已经上百亿美元。
早在2009年,华特迪士尼就拿出了42.4亿美元来收购漫威。
十年后,漫威价值更不知于此。毕竟,但看漫威已上映30部电影总票房就将近200亿美元了!
是什么让漫威成为超级大IP?
1、与迪士尼强强联手
2009年被迪士尼收购后,漫威打造了一条从电影到动画到游戏,再到周边衍生品的产业链。
资本邦了解到,目前迪士尼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电影中,前五名有四部是和漫威合作。这四部电影分别是:《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年),票房20.7亿美元;《复仇者联盟》(2012年),票房15.2亿美元;《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年),票房14.1亿美元;《黑豹》(2018年)13.3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和漫威于2014年在游戏领域首次合作《迪士尼无限2.0》。
2、衍生业务
周边产业也为迪士尼和漫威带来可观的收入。
比如,在电影《奇异博士》上映时,马克杯与便当盒上印的图案全部是“卷福”版的奇异博士,以及1:6比例的珍藏人偶。
衍生品的开发极大地满足了粉丝的好奇心,也增加了影片的收益。此前《复仇者联盟2》的衍生产品除了与品牌合作推出经典的人偶外,还推出零食、剃须刀、定制手机、汽车等产品。
3、版权回收
漫威早期把《X战警》和《蜘蛛侠》的版权卖给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和索尼影视娱乐。自从迪士尼收购漫威之后,便收回之前卖出去的超级英雄版权。
对于蜘蛛侠、X-Man等在收购时无法完全收购的超级英雄,漫威选择与福克斯、索尼约定以角色共享模式进行合作,让他们回归漫威宇宙中。
“超级英雄”述说五大经济学问题
1、灭霸——市场均衡与宏观调控
在灭霸的回忆中,他出生的泰坦星,原本是一个祥和富足的星球。但因为人口过剩,资源被消耗殆尽,于是,泰坦星毁灭了。正是因为如此,灭霸确定了自己的思想方针:要毁灭宇宙一半的生命,来维持生命能够生存的“平衡”。
其实灭霸的这一想法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变成了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当需求和供给完全匹配的时候,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但如果有外在因素对供给或需求产生影响,那么原有均衡势必也会发生改变,供需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达到均衡。
泰坦星曾经面临的问题正是由于人口过剩而导致需求远大于供给,供需平衡被打破,最终星球毁灭。如果完全任由整个系统自行回归到新的均衡状态,那么将面临漫长的恢复过程。
因此灭霸的思想方针用另一个经济学术语来形容就是“宏观调控”——即通过主动干预来促使整个系统快速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2、奇异博士——动态议价模型
在漫威电影《奇异博士》中,在电影最后的决战中上演了这样一个片段:反派人物卡西琉斯已经成功从外太空引来了黑暗魔王多玛姆。多玛姆是宇宙黑暗力量的来源,长生不老且力量无穷无尽。当听说多玛姆长生的秘诀是他的身体内和周围都没有时间的存在时,奇异博士决定孤身来到魔王身边,并发生了如下场景:
就这样反反复复很多次,魔王终于累了。奇异博士就向魔王解释:由于你周围没有时间的存在,所以只要我来的时候用魔法带一段时间上来,就可以让这段时间反复循环,直到永远……这样,虽然魔王可以轻易杀死奇异博士,但只要谈判没有结果,奇异博士就可以不停地复活,重新发起谈判。最后,多玛姆被奇异博士这种死缠烂打的方式打败了,决定以放弃入侵地球为条件换奇异博士停止骚扰。
回到经济学上,整个谈判过程可以用鲁宾斯坦的讨价还价模型解释。
而在双方经过无限期博弈之后,将会得到纳什均衡
3、复仇者联盟内战——企业治理中的问题
《美国队长3》中,在奥创对这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之后,复仇者联盟还是团结一致保护人类的。但是在一些政治角力的背后,政府中有人认为是有必要控制一下这些超级英雄的超自然能力和他们的行动了。
因此,一项管控措施出台。这个措施就是要求复联按照政府的要求来行动。任务的开展、进程和结束,都要由政府主导。这个管控措施在复联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意见最极端、最两极分化不可调和的,就是钢铁侠和美国队长之间的问题,于是这两个同盟者之间的矛盾就此爆发了出来。
从角色来看,钢铁侠无疑是整个复仇者联盟的股东,同时还兼任了公司管理层职位;而美国队长的职责就是公司高管。
从这个构成来看,钢铁侠既是大股东又是管理层,不难出现“以权谋私”的问题;而当政府强势介入的时候,为了保证股东利益,钢铁侠选择站在政府一方也就无可厚非了。而美国队长则是代表了员工利益的一方。
复仇者联盟的内战看似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矛盾冲突,实则代表了股东和高管层的利益冲突。
4、复仇者联盟的内部环境——垄断性竞争
从整体来说,复仇者联盟是一个拥有众多超级英雄的强大组织。而就组织内部来说,各个超级英雄之间更像是处于垄断性竞争环境的公司。
简单来说,垄断竞争市场具备以下特点:厂商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化、进出比较容易。而在垄断竞争市场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生产集团。
在这样的定义下,我们再来看看复仇者联盟的构成,虽然初代复联的成员很少,但其发展速度极快,在漫画世界中更是已经具备了不小的规模,也有英雄退出之后再度加盟,由此可以看到,复仇者联盟的进出壁垒并不是很高。
从发展速度来看英雄个数也不少,并且他们相互之间也不存在依存关系,每个英雄都有不同的能力,符合产品的差异化,而将这些超级英雄集合到一起的复仇者联盟则正好扮演了类似于生产集团的角色。
5、漫威中的所有超级反派——过度自信和确认偏误
漫威庞大的宇宙观所展现出来的最终还是“邪不压正”,而这些反派的下场也逃不过英雄电影的常规套路——死于过度自信和对自己实力的错误估计。
过度自信和确认偏误则是行为金融学中的经典理论。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的独断性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偏差。过度自信的决策者总是对自己的决定具有独断性,坚持己见,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实际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类决策者即便面对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计划,仍然盲目行动,一概拒绝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这是缺乏自觉性和意志薄弱的表现。
确认偏误是个人无论合乎事实与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由此,人们在脑中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矛盾的信息,并加以片面诠释。
漫威中的反派们在追逐力量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因为对力量的执着而产生了确认偏差,导致过度自信,最终走向失败。
本文出品:资本邦。作者:郭浩文、赵雯、郑钰。
转载声明:本文为资本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为侵权。
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