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可能是个过渡期
周一两市探底回升弱势震荡整理,周五晚美股单边下行跌至年内低点区域,受此影响早盘亚太市场全线下跌,日韩台股市跌幅均超过3%,A股和港股也不免受到影响低开,开盘短暂震荡后快速下探扩大跌幅,随即又出现一波回升,50指数在银行股拉升的带动下翻红冲高并带动沪指翻红,但其他指数同步性较差未能同步翻红,10点后随着50指数遇阻大盘迅速回落走低,午盘前跌幅持续扩大,午后开盘出现一波弱势反抽,随后再度缓慢回落整理,回落至2点后在盘中低点附近再度发起反抽,这次科创板反弹力度较强,其他指数纷纷跟随回升,但也未能翻红,尾盘小幅回落整理报收,收盘时指数仍全线收跌,但只有创业板和微盘股指数跌幅超过1%,成交量有明显放大,红盘股1200余支。
今天的走势符合预期,近期已经谈过中美股市正在呈现类似跷跷板的局面,虽然不是说美股跌了A股一定涨,但在美股出现较大力度下跌时A股往往会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一点在2月份美股一波猛烈下跌的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其实是全球资本在两边做选择的结果,美国股市牛了很久,但这并不代表会永远牛下去,这种思想钢印要不得,即使不带任何情绪偏向来看,也很难掩盖美国国内经济、政治面临的巨大问题,而美国国内的统治集团并非没有看到这样的问题,可是它们选择的方式并不是找准问题根源去解决病根,而是甩锅、向全球转移矛盾、割盟友的肉来补疮,同时美国国内的族裔、阶级、党派矛盾越来越激化,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没有永恒的事物,如果看不到美股背后美国的种种问题,依然只是用惯性思维来看待,那未来必然会吃大亏。
如果观察今天大盘盘中的表现就会发现,早盘尽管银行股奋力拉升,但也只是带动沪指短暂翻红,随后在银行股并没有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大盘却持续走低几乎是单边下行格局,而下午科创板引领的反弹虽然并没有翻红,但是对个股活跃度和市场情绪的带动效果都明显强的多,可见科创板仍然是当前市场的情绪风向标,而科创板与港股节奏相当一致,所以很显然,大盘能不能站稳,能不能重新发起攻势,并不是看红利股的表现,而仍是要看科技股的动向。当然,从整个3月份的表现来看,科技股跟随港股冲高回落最终有明显下跌,这是月底市场表现整体低迷的重要原因,不过即使后续科技股不能重拾升势,那显然也不可能靠红利股带动大盘走强,就像今天银行股集体冲高,几大国有大行都出现了明显拉升,显然是把补充资本金看做利好解读,但这并不能立竿见影的提升银行股估值定位,反而会摊薄本已增速放缓的业绩,而且根本无法带动市场做多情绪,反倒是近期有不少交出不错业绩的消费板块表现更值得关注。
从指数的月度涨跌来看,沪指和50指数、微盘股指数小幅上涨,中证1000指数小幅下跌,创业板下跌3.07%,科创50指数跌幅达5.2%,科技股的冲高回落是月内市场波动剧烈、情绪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但即使月内有这样的差异,从一季度的整体情况来看,科创50和中证1000指数仍有明显上涨,微盘股指数的涨幅更是高达12.8%,而同期沪指、50指数和创业板都有小幅下跌,孰强孰弱不言而喻,总体来看一季度是科技股、小票主导的局面,其他板块难以保持同步,这造成了市场的严重分化,也使得整体涨幅明显落后于港股。一季度的情况说明只靠少数板块引领市场上涨是很难长期持续的,所以还是年初就谈到的问题,今年最大的看点还是要看传统白马等更多板块是否能逐步回暖,这也是经济形势好转最直接的反映。晚间美股早盘继续下跌,纳指已经创出年内新低,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即将靴子落地,市场影响以及港股的反应都要继续观察,就4月份而言又是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的阶段,很可能是一个过渡期,市场现实的目标仍然是化解内外部压力尽快站稳,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反弹做准备。
预计周二大盘有所反弹,但仍是减速止跌企稳过程的一部分,不要幻想反转,近期业绩密集披露,应注意观察哪些板块个股在市场弱势调整的状态下对业绩有积极反应,这可能是下一个阶段的主要进攻方向。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