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风险,但绝不要放大恐慌
周四两市分化弱势震荡抵抗,早盘指数全线低开,开盘后很快回升冲高,除创业板指数外其他指数纷纷翻红,但不到10点就遇阻回落整理,尽管10点半前50指数再度冲高创出盘中新高,然而其他指数都已无法同步跟随上攻,随后大盘遇阻连续回落,至午后1点半后才有所反弹,尾盘横盘整理报收,收盘时50指数和微盘股指数微涨,其他指数有不同幅度下跌,创业板跌幅接近2%,成交量明显放大,红盘股2000余支。
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细则是在美股收盘后发布,亚太市场已经做出反应,当日日韩等股市都出现了大幅下跌,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日A股已经算比较抗跌,不过这显然只是开始,在随后清明假期休市期间,全球股市集体暴跌,尤其是风暴中心的美股连续大跌,纳指两天跌幅超过5%已经从高点回落超过20%,如此猛烈的抛售上次出现还是疫情期间连巴菲特都感慨没见过的连续熔断时,但当时美联储连续大放水让美股迅速走出低谷,可现在美联储却表示降息为时过早,而且这一次美国可以说是与全世界为敌,中国迅速发布的反制措施显然加剧了美股的跌势。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美股连续暴跌当然会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风险无法回避我们必须正视,但如果就认为A股必然会跟跌一泻千里那未免太悲观了。我们一步一步来看,首先全球市场集体大跌显然是认为这次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细则加税幅度远超之前的市场预期,势必引发全球关税战,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基于这种悲观预期做出的反应。提高关税的做法本质是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进而提高售价,逼迫消费者转向更有价格优势的本国或其他国商品,但这还有几个前提,一是这种商品有足够替代产品,没有过高的技术门槛,二是这种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相对于其他产品失去竞争优势;先看第一点,去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商品中主要的几大类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农产品和能源、血液制品等,这其中农产品和能源实际上是很容易替代的,而且讽刺的是这两类产品恰好是上一轮贸易战时特朗普政府要求中国加大进口力度的商品,集成电路产品目前虽然还无法彻底替代,但实际上也只有高端芯片这一块了,大家想想,如果给高通的手机芯片大幅加税,某为这样完全国产化的厂商会不会笑出声来?真正难替代的反而是血制品这样的东西(没想到吧,美国这样一个3亿人口的大国却提供了全球70%的血浆制品,说很多美国人卖血为生并不夸张)。而反观美国从中国直接进口的商品可替代性要低的多,而且事关国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征关税将显著提高美国人的生活成本,这一点在对等关税细则发布的几天内已经迅速开始发酵。
再看第二点,特朗普政府的口号就是增加关税推动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这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制造的成本之高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即使在大幅增加关税之后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仍然巨大,而且具美国消费者反映,即使是在机械设备这样并非低端日用品的方面,中国产品在经历了关税大幅增加之后依然比美国产品价格低的多并且性能完全一致。同时对很多具有一定制造技术门槛的产业来说,美国本土甚至连合格的工人都难找,波音工厂装配线上充斥着吸嗨的工人早就不是新闻了。大幅提高关税后造成的国内外商品巨大价格差异会带来什么?当然是走私了!黑帮狂喜!再看很多人担忧的产业供应链转移问题,还有人说关税细则出台后越南迅速跪了,要求和美国谈判后降为零关税,国内很多低端产业将大量向越南转移,拜托,这种言论是今天才有的吗?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越南的进出口产品、规模、国别、顺逆差就知道,离开中国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越南根本造不出来对美出口的商品,这其实就是个“洗澡蟹”中转站罢了,如果越南跪了美国降低对越关税,你说这是方便谁呢?对中国加的关税还有用吗?
更关键的是我国在细则发布后迅速宣布反制措施,而且是完全没有豁免种类的对等加税,要知道在细则发布之前各国并不知道美国的具体加税比例,当市场普遍认为实际加税水平高于预期的情况下,中国却毫不犹豫的宣布对等加税,这意味着我国早已做好准备无论多高都会对等反制,因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依赖度已经很低,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国产替代的进程,这种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反观美国政府,这样的加税其实很符合特朗普的一贯作风,说白了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先拿出一个看上去极高的要求,然后等着对方还价,反正无论怎么还价都是赚,可是没想到会有人掀桌子。这就好比在牌桌上美国的底牌是一对小六却想偷鸡诈唬,开口就喊梭哈,指望把对方吓退赢下这一局,然而没想到对方拿了一对A眼皮都不抬的跟了,这下子美国傻眼了。当然,我们仍然要正视短期的风险,迎接冲击,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周一低开幅度较大,盘中必然有比较猛烈的反击过程,而且当冲击过后,A股也会更快的走出低谷,要直面风险,但绝不要放大恐慌。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