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大矛盾如果解决,何愁A股没有未来?
2018年A股表现又一次垫底,这已成为一种不正常的“常态”。而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A股表现垫底已经不算什么新闻。除去金融危机的2008年,2010年至2012年,A股曾连续三年表现垫底,2016年同样如此。2012年至2014年,上证指数还曾连续三年跌破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2000点整数关口,指数也因之步入“1”时代。特别是金融危机结束后,欧美的美国、英国、德国,以及亚太的我国香港、日本、韩国市场,均步入牛市行情,并且指数不断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甚至创出历史性高点,但A股的表现却乏善可陈。
诞生28年来,A股走势呈现出明显的牛“短”熊“长”的特征。牛市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熊市却非常的漫长。根据笔者的观察,A股的牛市行情,从启动至结束,最长的不过两年,而此后的熊市调整时间往往不低于四年。比如2015年的牛市行情,从2014年5月份开始启动,至2015年6月份结束,历时13个月,而从2015年的5178点以来,熊市已调整了长达三年半的时间,且至今没有停歇的迹象。
股市常常垫底,且牛“短”熊“长”的特性,与我国GDP的增速、与我国宏观经济的表现是不相符的。都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A股市场不仅没有发挥出“晴雨表”的功能,反而呈现出背离的走势,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在股改没有完成之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曾被认为是市场所有问题的根源。但当上市公司股权分置这一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与深层次问题解决后,股市大起大落的现象并没有丝毫的改观,反而还频现垫底的闹剧。
2018年A股表现再次垫底,个人以为市场的三大矛盾须引起重视。矛盾一,IPO常态化与市场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2017年沪深股市挂牌新股438只,平均每天1.2只。2018年挂牌新股103只,平均每周2只新股上市。仅仅从数据上看,IPO已经实现了常态化。但IPO常态化,却让市场有不可承受之重。2017年438只新股融资超过2300亿元,2018年103只新股融资1362亿元。以新股挂牌后平均涨幅一倍测算,除了上市公司的首发融资外,二级市场还需要融资额2倍的来资金承接,亦即2017年438只新股将消耗市场资金6900亿元,这显然是低迷的市场无法承受的。
矛盾二,限售股大肆减持与其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之间的矛盾。2016年限售股套现2837亿元,2017年因5月份出台减持新规,限售股套现金额有所下降,但也达到1600亿元。从数据上看,限售股套现对市场产生的抽血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的股市处于低迷阶段。限售股在股市低迷阶段减持毫不手软,这与其较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密切相关。能够上市的企业,其业绩往往较好,在上市前或挂牌后,通过分红发起人股东可能已收回投资,因而持股成本极低。限售股低成本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高持股成本也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亦是即使市场处于低位限售股也会大肆减持的根本原因。
矛盾三,开户规模日益扩大与投资者保护不力之间的矛盾。来自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1日,已开立A股帐户投资者达1.45亿,A股投资者的队伍是越来越大了,但投资者保护不力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投资者的保护,不仅需要严打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而且也要采取措施防止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不能做好这一工作,投资者的信心又从何而来?
个人以为,只有解决了上述三大矛盾,A股市场才会有希望,A股频现表现垫底的现象,才有可能成为历史。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