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奇瑞、众泰汽车“召回门”背后:除了安全还缺什么?
导 读
汽车业也在遭遇相似的尴尬。在新能源风口下,不少造车新势力崛起,众多根基深厚的传统车企也在转型,一时间,各车企新概念频出、各种酷炫车型频现。仿佛一夜之间,中国就成了新能源车强国。 只是喧嚣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始终未能出现匹敌特斯拉的大牛产品,离BBA传统燃油车的品质距离更是巨大。而刚刚爆出的江淮召回事件,也似倒下多米诺牌,不但让奇瑞、众泰、北汽等车企的往期召回再次重提,更引发了投资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思考: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究竟如何?是否安全?其他隐患是否还有?未来又如何发展? 作者:丰君 来源:铑财研究院 在餐厅吃饭,点了推荐新品,但没吃几口,服务员就跑来说菜有问题需回炉。这种尴尬,你遇到过几回?是否在你心里,这家餐厅已被拉进了黑名单? 一顿饭钱可能还是小事,如果是买汽车这样的大件,遇到这事,你是否会很窝火。 窝火的不止是消费者,重大隐患导致的召回行为,对车企的影响更加深远。以最著名的丰田召回事件为例。自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丰田在中国共有24次召回,涉及车辆近120万辆。而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汽车也不过是130多万辆,也就是说,丰田在中国平均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9辆存在隐患需要召回。 如此频繁召回,打破了丰田神话。据一份网上调查显示,超七成网友对购买丰田车表示担忧。 面对召回,巨头丰田都受到如此打击,品牌度低的自主车企,恐怕会更加严重。尤其是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召回行为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个别车企的信心,也可能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质疑。 截至今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34万辆。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率达到1.5%,也就是说每卖出100辆,就有1.5辆被召回。上述数据,引发了不少国人对新能源技术的质疑。而江淮出现的“热失控”事件,让这一质疑声达到了高潮。 “热失控”的江淮 你敢开吗? 12月7日,国家市监局公告显示,江淮汽车决定自2018年12月8日起,召回2015年1月27日至2015年12月28日生产的部分江淮iEV5纯电动汽车,共计4248辆。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电池包电气部件由于生产波动,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局部过热,导致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它汽车公司宣布召回计划不同,江淮汽车本次召回,是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而此次召回,也是市监局2018年第一次发布有关新能源车电池自燃风险的召回事件。 那么,热失控是个什么鬼,竟让江淮放下身段、更让相关部门如何重视呢? 资料显示,“热失控”是指电池内部出现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电池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现象,很有可能导致电动车的自燃或爆炸。 图片来自网络 强追补贴惹的祸 也就是说,4千多个车主每天驾驶着可能随时燃烧、甚至爆炸的汽车,穿梭于街市。显然,这是一个大事。不夸张的说,江淮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可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地震。 这个地震,除了问题严重,还和江淮的新能源地位有关。虽然江淮在燃油车方面不能与上汽、北汽相提并论,但在新能源方面,江淮汽车的风头却不在任何品牌之下。作为“中国特斯拉”--蔚来汽车的代工车企,江淮身上也沾了不少光。 不仅如此,2017年5月,江淮汽车成为第四个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随后,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落地,江淮大众成为大众在国内的第三家合资企业。 一系列动作中不难看出,江淮转型新能源,已是毕其功于一役,这和其传统燃油车产销下滑有关。 江淮汽车产销数据显示,10月份产量合计为3.43万辆,同比下滑24.47%。1-10月份累计产量合计为39.69万辆,同比下滑5.72%;销量方面,10月份单月销量合计为3.35万辆,同比下滑24.38%。1-10月累计销量合计为39.51万辆,同比下滑7.49%。至此,江淮汽车10月产销量跌幅均超过了24%。 从行业来看也是如此,11月份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205万辆,同比减少18%,连续第六个月减少(10月份减少13.2%)。而同期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3.6万台,同比增长55.9%。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8.6万台。 无论从产业层面还是企业自身,新能源已经是江淮汽车唯一的救命稻草。产业层面看,除新能源销量增长外,长安、北汽、海马都公开宣布了2025禁售燃油车的计划,新能源才是行业未来,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共识。从江淮自身来说,产销下跌情况下,新能源不但带来财政补贴解其燃眉之急,更成为突围竞争困境的重要路径。 据江淮汽车三季度显示,2018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为4782.7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19亿元下跌达78.13%,跌幅逼近8成。而前三季度江淮汽车获得的补助近10亿元,如果不是有补贴支撑,江淮汽车三季度的业绩将是巨亏。 依靠补贴维系财报数据的江淮,自然不愿放弃这一政策红利。为了迎合政策对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鼓励,江淮一味提升电池密度的同时,却没有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最终导致了召回事件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都是和电动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相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续航里程越长拿到的补贴也就越多。这样,企业为了拿到更多补贴就会贴近这个要求去生产汽车,即使技术达不到这样的安全控制水平,也强行上马生产,所以导致一些汽车出现安全或者品质方面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锂电“达沃斯”学术委员会主席其鲁也曾公开表示,过于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快充等,只会使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可怕”。而诸如高镍三元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目前行业里越来越热的新技术,比锰酸锂、磷酸亚铁锂的材料更容易释放大量热量,安全方面的挑战更大。 出行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热失控”会引发自燃与爆炸,对消费者而言实在太过危险。对江淮来说,影响也十分巨大。要知道,此前威马汽车在自家研究院内自燃,就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此次,江淮汽车已出售的车型出现“热失控”问题,影响自然更大。同时,也让其合作伙伴蔚来、大众的产品公信力受到波及,双方合作蒙上了一层阴霾。 就在上个月,江淮汽车、大众集团和西雅特刚刚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合作方将共同开发一款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生产江淮大众车型。而在这之前,江淮汽车已与大众推出一款“思皓”车型。有媒体报道,此车型外形、动力参数等都与去年上市的江淮iEV7S相似,也是此次江淮召回涉及车辆的后续车型。 同时,江淮与蔚来的合作压力也不小。ES8交车一直延后,外界不乏质疑其产能的声音。同时,即将投产的ES6交付如何,也不甚明朗,特别是此次召回事件后,更是引发了多方关注。 除了涉及合作方,江淮此次召回4248辆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还在于问题性质严重。对此,专家表示,从目前看,只有江淮一家车企被召回,说明这一问题还只是个例,消费者也不必因此问题上过于惶恐。 毕竟从召回量来看,江淮还不到众泰云的三分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众泰与奇瑞的管理缺失 与江淮类似的是,众泰的营收情况也不乐观。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4亿元,同比下降46.38%;实现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57.08%。 无独有偶,众泰云100车型也曾出现过自燃现象,如2017年6月河南新乡、2017年5月湖南长沙、2016年9月湖南湘潭等等,只是未被召回。其今年出现的两次大规模召回事件,则另有原因。 今年8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汽车”)备案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14年9月2日至2015年12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众泰云100汽车,共计17632辆。 对于召回原因,江南汽车表示: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人员装配原因,可能存在半轴未完全装配到位或半轴卡簧变形情况。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半轴可能脱出,导致车辆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就在大规模召回的三个月后,众泰再次宣布召回计划。 众泰官网显示,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 2018年12月1日起,召回2016年6月20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云100S汽车,共计13706辆。 召回原因:这些车辆由两个供应商分别配套提供制动助力真空泵及真空泵控制器,造成两者产品不具匹配性,或使车辆制动助力不足或无助力,存在安全隐患。 三个月宣布召回超过3万辆新能源车型,众泰也是没谁了。 难怪,有网友因此戏称其为“召回王”。 坦白说,这个“雅称”还是比模仿秀好听些。因为频繁模仿知名车型,众泰汽车早已被网友吐槽为神模大咖。比如之前很火的T600抄袭了奥迪Q5,颜值突出的SR9抄袭了保时捷Macan,甚至本次召回的云100都有奥拓的影子。 事实上,召回与模仿之间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一味模仿外观,忽视内在品质打磨管理,短期内让消费者买单,时间一长问题百出,召回就在所难免。 比如,众泰此次召回出现的质量问题,更多就是因为管理缺失。以今年8月29日的召回事件为例,众泰汽车指出的人员装配原因,足以说明众泰没有统一的安装流程或者管理制度。 同时,12月1日的召回计划,更体现了众泰在供应商商管理上的漏洞。通常情况下,一款成熟车型,同一零部件,一般只会有相对固定的、统一标准的供应商,但从众泰的召回理由中,不难看出其供应商管理杂乱的现状。 而众泰的售后服务差,则更加体现了这一点。据车质网显示,编号为227236的用户在2017年底反映过众泰云100前半轴脱落电机抖动异响,无法行驶的庆魁昂。在其车辆正常驾驶途中出现问题的24小时内,车主不断向官方售后、4S店、众泰客服三方寻求车辆救援,得到的答复却是互相推诿,均不负责。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指出,“一家企业如果产品没造好,售后服务也没做好,就很有问题。” 忽视产品品质、管理缺失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不仅让消费者难以忍受,也引发了经销商的不满。近期,由于不堪忍受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连年亏损,17名众泰经销商代表来到众泰汽车山东临沂生产基地维权。 众泰经销商维权会会长丁钢表示,“两年多来,经销商里最多的亏损千万以上,大多数都亏损几百万,没有一家经销商赚钱的。要到山东临沂来,因为这里就是众泰S系列的生产基地,它生产的产品出现了大量问题,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时间比卖车的时间还多。” 从丁钢的言语中,不难看出众泰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 图片来自网络 相比江淮的“热失控”,众泰的助力问题虽没有那么严重,但却更具普遍性,甚至也出现在了其他车企身上。 去年四月,奇瑞汽车便出现过类似的问题。2017年4月15日,奇瑞召回部分新能源eQ车型汽车,共计4896辆。召回范围内车辆所使用的塑料真空储气罐,可能出现破裂或者被吸瘪,存在安全隐患。 在召回原因方面,奇瑞指出,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所使用的塑料真空储气罐,是因供应商制造工艺问题导致。 不难看出,奇瑞与众泰一样,也存在对供应商管理方面的失位。 同时,有网友在贴吧上反映,该网友于6月24日在成都租了一辆奇瑞小蚂蚁,虽然天气下起小雨,但车况良好一路行驶正常,直到上了高速。车主以110km/h的时速行驶在高速公路的超车道上。他踩下油门,油门居然没有反应!随后他用力地连踩几下,油门均没有反应。稍有常识的读者应该知道,在高速公路上失去动力,若后方有汽车行驶,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人们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汽车的安全问题没有大小之分。质量上的任何一次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发生。 一定意义上说,江淮、众泰、奇瑞出现的上述问题,也有一定行业代表性,这几年的大小车展,各式各样的新能源如雨后春笋,频频亮相,但仔细观察,大多产品除了一个很酷很炫的外观,内在品质、性能都难言乐观。这种盲目躁动,对行业的损害性很大。毕竟消费者不是买衣服,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第一个功能还是安全,忽视了这一点都是舍本逐末,最终害人害己。 安全性话题的冷思考 值得强调的是,召回事件不止发生在自主车企,跨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也不鲜见。如特斯拉今年6月在中国召回因转向助力隐患近9000辆Model S系列汽车,丰田10月因混动系统内存在缺陷,召回24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捷豹路虎10月因蓄电池安全隐患召回1772辆新款揽胜运动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等。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新兴产品。虽然节能环保、富有创新元素,代表了行业发展方向,但相比传统燃油车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还是缺乏了必要的经验沉淀,性能、安全度等都还需长期打磨。以此来看,如何造出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不只是中国更是世界汽车界的严肃话题。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建议:“如果开发不到位,在产品上市之后,使用一段时间就会把产品的问题暴露出来,如果开发的时候(企业)做的很完整,做了大量试验,在使用中(就会避免),因为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完了。” 在铑财看来,江淮等汽车的召回事件,显然,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进入市场,更多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今天是江淮、众泰、北汽新能源,明天可能就是长安、吉利、比亚迪,甚至是大众、宝马。但愿行业,可以在一次次召回的惨痛教训中汲取经验。而这对于国产车企尤为重要,作为担负弯道逆袭洋品牌的利器,新能源车承载了国人太多希望。先行一步的国产车企,在这一阶段不应为短期利益,牺牲产品品质、消费者信任。沉下心来,发挥工匠精神打磨工艺,在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上进行突破创新,以过硬的创新产品,用安全、高品质来占领市场,才是长久之道。 图片来自网络 此次江淮召回的热失控事件,就是一个关乎三电核心技术的突出表现。以电池为例,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技术不断进步,但研发实力仍难言乐观。与日韩一流企业比,还存在差距。目前,松下、三星SDI、LG化学、SK在华已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成功入选了白名单,拥有了正式入局竞争的资格。后续竞争将更加激烈。 新能源汽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又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单一市场,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50%。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需达500万辆。同时,国家能源局已建立“退坡、调整、退出”机制,从今年起政策补贴逐渐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 一面是巨量的增长市场,一面是补贴的逐渐消失,可以想象,中国车企将在冰与火间行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实力、核心技术无疑会成是衡量车企生存、发展的唯一标尺。谁将成为王者,谁又会折戟沉沙,铑财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