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创新”无还本续贷 各地召开吹风会 银行表示:我看看再说
“德州创新无还本续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继今年3月份,德州推行的无还本续贷业务被《山东新闻联播》点赞后,再次在央视新闻联播《稳金融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头条新闻中,被作为地方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予以报道。
事情是酱婶儿的:在山东德州,一家生产辣酱的企业,贷款到期后,直接办理了续贷业务。德州市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国印介绍说:“通过‘无还本续贷’,帮我们节省了500多万元费用。”以往贷款到期后必须先还款才能再贷款。为了还款,企业必须先筹集一笔资金,甚至通过民间借贷拆借高息资金,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当地银监局和政府合作,选出了一批经营、信用良好的企业开展了“无还本续贷”试点。
先来看看无还本续贷产生的背景,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了这种所谓的创新?
我们都知道,中小微企业贷款是世界性的难题。而此前,我国的银行业也做出过不少努力和尝试。由于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据说平均生存寿命不超过3年,因此,银行不太敢给他们发放中长期贷款(即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仅会发放短期贷款。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畸形的信贷结构。比如,以中小微企业重镇温州为例,其全部信贷中,短期贷款的占比从2005年开始一路飞升,2012年达到83%的峰值。
我们开办一家企业,所投入的资金,不可能大部分在一年之内收回来的。比如,购置厂房、机器等,都是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很长。而现实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温州老板们办厂,竟然大部分负债的期限是一年以内的。
显然,常识告诉我们,这不科学。这些短期贷款到期时,资金还在固定资产里冻着呢,拿什么还贷款?
于是,“过桥”贷款登上舞台。短期贷款到期时,老板先借一笔民间借贷,把贷款还掉。然后,等过几日,新的一笔短期贷款贷下来,再还掉民间借贷。在正常年景中,民间借贷也就1-2分利(每月),过桥周转只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所以实际产生的利息总额并不算高。而到了紧缩时,利率会更高。
可是,过桥毕竟是有风险的。一旦遇到银根紧缩,银行不再投放新的短期贷款出来(或者说是客户经理愿意投放,但总行没额度了),那么企业主就还不了民间借贷。由于民间借贷利率很高,只贷7天没问题,如果贷上更久,那么沉重的利息负担可以很快把企业放血放死。
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所谓的“无还本续贷”。有据可查的最早推出“无还本续贷”业务的银行,是福建省泉州银行。该行2013年4月推出名为“无间贷”的无还本续贷还款方式,在面世后的次年(2014年),还作为泉州金改典型写入了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就在2015年的时候,人行、省联社还指导了我们好几个市级联社,以管理办法的形式让辖区内的农信社推行无还本续贷。我觉得福建在这块应该是走得比较早的,这跟福建当地的经济环境有关系,当时纺织、建材等支柱行业整体经营风险上升,很多企业应收货款多、资金紧缺。我们是不怕他们不还钱的,他们手上是有应收账款的。”一名福建省内银行业人士说。
那到底什么是无还本续贷呢?所谓“无还本续贷”,是指在贷款到期前,银行依据对企业客户的历史数据以及行为评估,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自动续贷或延长贷款额度使用期限,突破融资过程中“先还后贷”的传统模式。
对于德州无还本续贷这个政策,山东德州银监分局副局长王国恩表示:“有中小企业局的推荐,目前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后,还没有发现一笔不良贷款,这就实现了双赢。”
央视的例子是很好的,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不赞同的声音。第一个是滋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家为了享受这个政策,会集体去造假,伪造材料,搞关系,争取获得永续贷。
第二个信用风险被掩盖了,游戏规则被破坏了,破坏了信贷纪律。别的地方都模仿跟进,推广开来,全国二三十万亿元的这个小贷,导致坏账失真。
第三,流动性风险。本来贷款到期要收回来,贷款来自于存款,到时候老百姓如果需要取回存款的话,你怎么办?如果发现存款拿不回来,就可能出现挤兑。
第四,全国推广的话,他可能变成系统性风险。
大家都这么干,他还不起本金,现在你相当于变相的赖账,这是一个耍赖,推广开来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整个坏账的真实性,你都没法统计。
第五,会制造严重的不公平,大企业和中等企业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搞?
无还本续贷不能算创新,但是是新的东西,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自然要经过反复实践试验才能知道它的好坏。但是自从央视报道之后,当“无还本续贷”引起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时,已有其他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准备跟进效仿。江苏省连云港银监局8月7日召开会议,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号召辖区内银行尽快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
不过银行对此的态度是选择观望。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这个有点类似‘吹风会’吧,希望银行多支持小微企业的无还本续贷。我们暂时还是先观望。”
这个“创新”到底是好是坏,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一方面确实能帮助一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对于银行来说,确实也可能形成坏账隐患。要我来看,事在人为,银行把好审核关,企业不蓄意欺骗隐瞒,自然是好的。但是在实际实施方面,特别是要扩大范围,就会有失控的危险。对于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