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撕下伪装,抄底板块不装了!
今天之所以多数股票上涨,原因就是,之前调整的核心是AI和人形机器人调整,而今天这两个带队板块止跌了。但身边朋友对行情方向依旧迷茫,一是不知道AI和机器人会不会继续跌,二是就算不跌了,新的热点又会是谁?总不见得靠猜吧。
身边朋友对后市谨慎,情有可原,一切是显然的,即便之前的领涨板块这两天不跌了,但很多股票并不便宜这是事实。市场市盈率中位数62倍,马上又要年报密集披露,雷不会少的。但行情恰恰都是在两难和犹豫中发展起来的,真大家都觉得便宜的时候,不是没跌到位,就是做头,而市场的魅力就在于此。所以下面给大家好好理一下,很多机会也就出来了。
一,短期一点不便宜
这段时间AI、人形机器人的调整不是偶然的,首先估值就很高了,处于这个板块历史估值的高位,要么市场疯了,要么业绩大增,否则投资者看不到上涨空间。
不过也不是一点好的都没有,至少业绩预期是明显存在的。很多机构的研报,对这两个板块,2025-2027的业绩预期,年均增长都超过50%。虽然这个预测增幅非常高,到底能不能实现不好说,但至少现在预期如此,而炒股不就是炒预期吗?所以这两个板块,判死刑是不至于的。
二,天无绝人之路
如果是一波牛市普涨,然后龙头集体回落,多半这波行情就结束了。但这次不一样,牛市预期是有了,龙头板块前几天也明显调整了。但沪深300就像船底的压舱石,基本没动。其市盈率中值依旧是历史低位。
有压舱石在,就算AI和机器人后面再不受待见,资金找其他完全可能。但要看清最近机构朝着什么股票动作。
当然,看清机构动作并不容易,毕竟散户和机构是对手盘,机构观察散户的整体动作很容易,但散户要看机构的动作,却非常困难,这里面有着巨大的信息差存在。就算有人猜机构动作猜对了,少数人无所谓,但人多了,机构就自己调整动作了。
三,以静制动,控盘以待
现在从「机构交易特征」上看,很多机构就是控盘,以静制动,就看政策变化、经济变化、市场变化、散户变化,然后择机而动。所以很多转机就在看清「机构控盘」这种动作上。而要看清机构动作,必然是采用「区域量化」的方法。比如,我用的就是「定级分区」。
「定级分区」,把机构大资金的交易活跃程度分为1-4四个级别,「一级区」最活跃,「四级区」不活跃。机构大资金积极的股票都是「一级区」的股票。这个过程与涨跌无关。但大资金参与之后,交易必然活跃,而先有活跃的交易,才有活跃的股价。
如果在大部分时间,股票无论横盘还是调整,活跃度都在「一级区」和「二级区」之间切换,这肯定要引起注意。由于长周期上,不可能只涨不跌,机构也不可能只参与不休息。所以「一级区」和「二级区」之间切换就是最强的交易状态,即「机构控盘」。
比如下面的宏盛股份,3月15日之后一路上涨,但3月15日之前是大幅震荡,股价上蹿下跳,去年11月18日到3月15日期间,股价下跌接近20%的调整就有过3次,在当时看走势,是不会觉得这样的股票好的。
但是,只要观察「定级分区」数据,就能看到,该股的机构行为,一直是在「一级区」、「二级区」之间变换,但从来没出现过「三级区」、「四级区」,说明过去5个月就是在「机构控盘」,最终在3月15日之后,找机会爆发了。
实际机构就是自己控盘,然后让股价涨跌来误导他人。
四,数据异动
用系统统计「机构交易特征」,市场经历折腾的同时,最明显的增长就是「机构锁仓」动作,和「空头回补」动作。说明调整中,大量的股票里面,机构的态度是锁仓而不是逃跑,有机会就买回来,这当然是好事。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