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退市,警钟该为谁而鸣?
5月17日晚,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依法依规对*ST海润、*ST上普两家公司的股票实施终止上市,并决定对*ST保千实施暂停上市(非终止上市)。深交所也宣布,依法依规作出*ST华泽、*ST众和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一次性将四家上市公司退市,在A股历史上并不多见。
而早在5月10日,深交所决定暂停乐视网、千山药机、*ST龙力、*ST凯迪、金亚科技、*ST皇台、*ST德奥等7家公司股票上市。如果再算上今年3月被暂停上市的*ST长生,截至5月18日,今年以来总共9家上市公司被暂停上市。而整个2018年,被暂停上市的也只有上述四家退市公司。因此,今年暂停上市的9家公司中,最终到底会有多少家会退市,无疑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自2014年证监会对退市制度进行改革,并强化上市公司退市监管以来,退市的公司也逐渐多了起来,像2018年就有*ST吉恩、*ST昆机、*ST烯碳、中弘股份等企业被扫地出门。即使如此,由于退市率偏低,A股市场离退市常态化,显然还有不小的距离。客观上,这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退市监管,加大上市公司退市的力度与深度。
通过改革与强化监管,上市公司退市开始实现多样化。像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第一股、涉及重大安全退市第一股、净资产连续三年为负退市第一股、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退市第一股,以及审计意见“非标”退市第一股纷纷诞生。尽管如此,退市率偏低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
A股上市公司退市难,主要难在牵扯到多方的利益。而且,某些上市公司为了规避退市,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手段保持其上市地位。比如市场上曾频频出现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后再实现盈利(微利)的现象,背后不无通过粉饰业绩,或通过财务造假规避退市的嫌疑。而且,目前的市场上还大量存在或长期亏损,或财务状况严重不良,或属于僵尸企业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都属于应该被退市的对象,但由于退市机制存在短板,股市“不死鸟”仍然能够苟活于市场上。
2018年至2019年,连续有多家企业退市,无形中能够产生一定的警示意义。个人以为,今年股市再现多家企业退市,首先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在监管部门强化上市公司退市监管的背景下,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退市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随着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最终会步入常态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轨道。通过财务造假、粉饰业绩规避退市的空间将越来越小,上市公司退市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将倒逼上市公司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下功夫,在提升其经营水平与经营业绩上下功夫,否则,将可能面临淘汰的命运。
上市公司退市,对热衷于投机的投资者同样敲响警钟。自2001年PT水仙退市以来,除了长油航运外,至今也没有第二家退市公司实现重新上市的,这也凸显出其中的风险所在。一家公司退市后,是很难实现咸鱼翻身的,而投资者的损失也往往“被注定”,这反过来又警示投资者,如果青睐于退市风险较高的股票,将可能落得血本无归的结局。而实际上,A股市场上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
上市公司退市,对于中介机构同样敲响警钟。现行的退市机制中,对于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的上市公司,也将启动强制退市的程序。对于中介机构中的审计机构而言,如果未履行勤勉尽责的职责,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时出现财务造假等情形,那么中介机构将会承担责任。5月9日,康美药业多年的审计机构正中珠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个中原因主要基于其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康美药业300巨资不翼而飞的闹剧,与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不无关系。
个人以为,今年再现多家公司退市,也凸显出市场生态的改变。今后,上市难退市更难的格局有望改变,业绩差或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将遭投资者唾弃,市场的投资理念或转向价值投资。当然,这一切的发生,还将有赖于退市真正实现常态化、市场化与法治化。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