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政策松绑,负面效应须提前防范
证监会再出改革举措。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三板等改革措施出台之后,日前,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等再融资规则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企业通过首发IPO融资之后,出于日常经营、并购重组、补充现金流等方面的需求,往往还需要实施再融资。如果再融资规则太松的话,有可能造成再融资泛滥的现象,也不利于保护股东的利益。但如果再融资规则过于苛刻,将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显然又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为股东创造效益。而现行再融资的相关规则,存在制定时间早、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无法达到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目的。因此,市场呼吁对再融资规则进行修订的呼声由来已久。
此次证监会对再融资规则的修订,堪称用“大修”来形容,无论对于创业板还是主板、中小板而言都是如此。创业板方面,将精简发行条件,拓宽企业再融资服务覆盖面。如拟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等即是如此。在非公开发行方面,将调整股票定价与锁定机制,非公开发行股票不适用减持规则的相关限制,定增对象大幅扩大至不超过35名。显然,证监会此次对再融资政策的松绑,将使再融资的门槛更低,操作起来更便捷,制度上也更加包容。
新规实施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也会在市场上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不过,任何制度变革或重大政策的调整,都必然会引发市场利益的重新分配。当年的股改如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如是,再融资政策松绑亦如是。
在再融资政策松绑为上市公司等带来积极性一面的同时,对于所产生的某些方面的负面效应也须提前进行防范。随着再融资门槛的降低,无形中将激发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热情。此前,市场上频频出现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启动再融资,某些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创造条件也要再融资;差钱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差钱的上市公司出实施再融资的现象。如此,必然会对证券市场资金面产生巨大的压力,进而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而再融资门槛的降低,像非公开发行等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限售股,限售股的出路往往是二级市场。近些年来,股市表现不佳,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即在于限售股解禁后的大肆套现。对于个股而言,限售股解禁,在巨量抛盘下,其股价往往会对下跌调整进行应对。对于大盘而言,解禁的限售股越多,即使解禁数量并不等于套现数量,但毕竟也会发生解禁股份的抛售行为。而且,限售股解禁也会对市场资金面,以及投资者心理上产生压力。
另一方面,在再融资规则松绑后,是否会产生利输送问题等同样值得关注。由于再融资新规将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发行价格的降低,将提升定增对象的盈利水平。而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的扩容,将使更多机构、私募或个人大户等成为定增对象,如此,是非常有可能产生利益输送问题的。
随着政策的松绑,无形中将能够缓解上市公司再融资所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的问题,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又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在上述问题等到缓解的同时,也应该制定对策或措施防范新产生的问题。如此,再融资新规才真正有意义。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