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在何处?
“底”在何处
连续几天杀跌,市场人心涣散,又见有道歉、告白的,还有“血性”放话的:现在就是底,也有空仓者,不嫌事大:三季度还有双杀。做证券投资的无论是价值又还是技术投资,都脱离不了大盘指数的关注。经历中国证券市场所有的牛熊,知道熊市不言底、牛市不言顶,曾经的市场也给那些预测的“名家”打了无数个嘴巴。也谈谈对底部的看法,不是预测底部,而是记录自己目前的一些粗略,待后期验证。
首先判断一下目前是熊市吗?截止今天,上指指数今年跌了15%左右;深证成指跌了25.61%;创业板指数跌了30.88%,不到4个月早就跌破250日均线,所以客观讲目前处在熊市环境。
熊市特点操作原则就是要谨慎耐心,每一次冲高都是为了出货,大幅降低预期收益,少亏就是赢。
第二造成熊市的原因是什么呢?网上谈论最多的是1、国内疫情造成的生产、流通环节的阻塞,2、俄乌冲突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3、是美国加息预期、利率倒挂造成的国内资金的外流。个人认为此次调整原因根本还是股市内在的规律在起主导作用,也就是价值决定价格,直接原因是没有后续资金支撑不住高昂市盈率的赛道股。2021年7月、8月本人分别写了《结构性行情必有结构性下跌》、《不谈市盈率的“赛道”重点都是悬崖》,同时鼓励大家配置一些低市盈率周期股。2021年的证券市场本身是一个机构性行情,是以牺牲周期、大盘蓝筹股代价,挤出资金,加上过火的基金发售,堆砌出来高市盈率的赛道股,最引人羡慕的有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能源电池和汽车等。2022年已经公布的业绩看大幅增长,但是从派息和市盈率看,还是高高在上,原主力兑现是必然,现在剩下的高位站岗还嘴硬的基金经理大都是年轻,没有经过几个牛熊的雏鸟。从资金角度看,新股发行、增发、减持、印花税、交易费用,基金的开支再加上基金发行不畅,市场资金没有能力维持高位换筹,下跌当然更是必然。
所谓高位久盘必跌,原因就是市场资金不足以支撑赛道股的高位换手。高位介入中小投资者不要再幻想股价重新回到巅峰状态,每一次反弹都是为了出货,回头看看,当年的小清新都已经变成了巨无霸。一个卖酱油的海天味业,市值3750亿;宝钢市值1518亿+马钢市值324亿+鞍钢市值333亿+太钢市值381亿+华菱钢铁市值407亿。。。。。先不谈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一个买酱油竟然市值估计超过中国所有上市公司钢铁企业的市值,合理吗?这还是海天味业大幅下跌50%后的结果,这样的股票还有养猪的、做美容的,下跌了那么多还有近千亿的市值,还有融资几个亿的却无意多融了几十亿的等等,骗子也不敢在原地忽悠第二次了。中国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这些扭曲的市场价格体系,或者说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难道不需要市场纠正吗?
总体而言此次市场的下跌是证券市场内在规律对市场扭曲的定价体系和资源有效配置一次纠正,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谁制造的这个扭曲的价格体系呢?正是那些急功好利的基金经理们,打着“成长、价值”投资的幌子以赌博的心态,抱团坐庄手法,用基民的钱实现个人的野心,这不是仅仅用无知来解释的,这是利益的驱动,但是买单的确实广大的中小投资者。
第三要考虑的是目前市场在熊市什么状态呢?有人说底就在眼下,有人说三季度还有双杀,个人认为如果单指某些股票或个别板块是有道理的。
在这几次下跌过程中证监会连续动作一是召集国资委、工商联表态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昨天又是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开会表态,鼓励外资直接投资和投资证券。说明国家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对证券市场的重视,但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保险资金或外来资金都是逐利资金,他们介入之前只希望股价再跌一些,就想08年股灾救市一样,用各证券公司的资金,那还不是开门揖盗呀。
2022年在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指数不可能有2006、2007年的大幅飙升,市场还是以结构行情的形势运行,也就是说有些板块继续调整,有一些板块还会上涨,那些游资制造的脉冲行情不在考虑范围。
在市场存量资金的运作下,股指对投资的指导意义变弱,没必要非要找个数值底,涨的多必然跌的多,从指数K线上看,完全是空头图形,离120、250日均线太远,说是现在就是底部的那是无知胆大;说三季度还有什么业绩和估值双杀的那是狡猾。
所以判断目前是熊市后期,极度恐慌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熊市的特点就是放大利空或者利好当利空,股指还会下跌,但对于个股而言矫枉一定过正是买入的好时机,避开下降通道的赛道股,控制好仓位,少冲动、耐心、分批少量建仓、拉开减仓时间是当下关键。现在不该考虑股指跌到那个位置才动手,应该思考的是下一个热点“价值”是什么更重要?也不是指数到底了,什么股票都能买的,个股和指数底部是不一致的。
个人判断是长期被挤出资金的低价“周期”股,今年还有一个特别注意的现象值得留意,就是国企经营能力的改善和高分红,高分红也是一个向市场提供资金重要渠道,高分红进一步降低这些股票的市盈率,一些只能出不能进行业,煤炭、钢铁、化工等,所谓长期资金应该更看好吧,就算是周期股,基建投资目前也才是一个新的开始,还得要持续1-2年,一季度4.8%增长率,二季度4月份已经快过去,今年5.5GDP增长目标靠什么能实现呢?一定是后期的投资强度加大。
“底”在何处呢?“底”在于对持有的每只股票的判断上,那些所言现在是底部,或三季度是底部的人只是基于他们自己所持有的或关注的股票而言。在结构性行情中过度关注指数底部或顶部,未必有利于投资。
个人操作,不作为投资建议
从去年就是重仓钢铁,高抛低吸,上周减仓很多,主要规避一季度风险,钢铁一季度业绩下跌应该是意料之中,原材料上涨、冬奥会错峰生产都是放在桌面上的事,判断南方的钢企一季度业绩应该好于北方,主要持有华菱钢铁,三钢股份等,好坏下周见。
总体而言,还是看好钢铁板块中长期趋势。
建仓了一些板块化工,看好新安股份、龙佰集团,主要看好其拥有资源,新安股份有硅矿,龙佰有钛铁矿。化工板块种类繁多,景气度未必一致。
4月底年报季报全部出来,希望疫情5月中旬能控制,至于什么美元利率、俄乌冲突不是我们这些中小投资者考虑的,知道大概方向即可,5月后绩优、高派息、低市盈率、未来业绩有保障的股票会率先走出一段行情。
20220424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