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浪越大,鱼越贵!
正文:
今天CXO、创新药迎来了修复性反弹,预期差越大,反作用力越大,风浪越大,鱼越贵!
风浪是什么,就是预期差,你敢于在风浪大的时候出海,你敢于在市场不看好的时候下注,鱼越贵,这个就是预期差对价格扭曲再修复之后,你获得的超额收益,A股这类不成熟的市场,这种机会太多了,但前提是你真的懂估值,知贵贱。
从CXO和创新药来说,两者的成长性都是确定性极高的事件,加上yq后对整个临床、入院以及商业预期都有了一个极强的恢复,确定性是加强的,而非减弱,另外,从外围来说,银行事件影响减弱,系统性风险,衰退风险减弱,降息周期提前,对于CXO、创新药估值都是利好。
现在CXO因为年报出现大幅下跌,加上猪队友无脑减持,让股价短期出现大幅下挫,但这些问题都是过去时,且不对基本面构成影响,且不对后期业绩构成影响,对最近的一季报不构成影响,所以,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预期差。
其实这段时间也一直有人说,CXO这个行业大股东一直减持肯定是有道理的,行业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雷,云云。
但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作为一个投资人的格局应该是凌驾于这些大股东之上的,你能看清楚他们的贪婪恐惧,才能不被这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
如果你和上市公司内部打过交道,你就应该知道,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股价会怎么走,如果知道,CXO们为什么不在2021年中旬高位的时候减持,非得到现在地板价上减持,其实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再看看比较老道的高瓴是怎么做的,恰好就是在2021年做了大量的减持。
所以,你做投资,要有比上市公司高管更高的格局和视野,高管觉得不行了,你还觉得行,你觉得的行是基于数据和事实,而非当前的市场情绪,或者负面因素的放大。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表面的东西,我说出来很简单,但是背后做的工作是很庞大的,只有当你真正形成了能力圈,你才能对你的判断做到始终的坚定和坚持。
我呢,已经好几次跟市场对着干,最后证明我是对的,所以,我现在是根本不管市场怎么演,都是按着内心的剧本去彩排。
最近一个案例就是创新药,我从去年最悲观的时候就开始说,2022是创新药慢牛的元年(详见去年的几篇文章《一份被低估的文件!》《一碗鸡汤!》),如果你在去年最悲观的时点投资了创新药,那么现在的收益至少50%是有的。
创新药之后,我的判断是就是CXO的时间该到了,其实今年初CXO的一波行情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因为风险没出清,业绩也没证明,涨什么呢?现在市场反应过来,没这么乐观,所以又跌了。
但是,下一阶段风险逐步出清,加上业绩逐步证明,那么估值修复也是大概率。
今天人工智能跌了,芯片涨了,我昨天发了个视频,聊聊360发布会相关的人工智能学习,里面我说GPT在我们这不存在卡脖子问题,有朋友提示我说,算力是存在卡脖子的。
确实,算力的基础是芯片,又回到了芯片上面,但是近期我们芯片方面的突破也不断,hw攻克14nm及以上的EDA工业软件,中芯国际将量产12nm芯片,最近我们也开启了对美光的调查。
所以,芯片国产替代逻辑还是非常充足的,加上股价这些年都在低位,也给资金进入提供了空间。
芯片我之前也研究过,但是没有投资,因为我的结论是这还是风投的范畴,能否突破不确定性,即便投资仓位也极低,归根结底还是不具备能力圈,所以赚不到这部分钱也没啥好遗憾的,赚认知内的钱就够了。
下一阶段,外围还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但是随着我们内部经济基本持续复苏,上市公司业绩逐步得到体现,A股也将更向内部逻辑倾斜,现在经过一轮β级别反弹,指数上行有压力,但是结构性行情还是比较充分演绎的,下一步随着业绩披露,结构性向基本面、性价比倾斜是大概率,而这里面的预期差,大家还是应该去把握。
希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策略去参与市场,提升投资能力、估值水平,挖掘性价比标的的朋友欢迎加入黄老板的圈子,相信我们可以帮到你。
以下为市场评估表: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十年炒股两茫茫,先亏车,再赔房。千古跌停无处话凄凉。纵有涨停应不识,人跌傻,本赔光。牛市幽梦难还乡,睡不着,吃不香。望盘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熔断夜,大熊岗。身在股市话凄凉,纵有钱,不愁光。
行情好时吹的满天花,都是股神,行情不好时,吃大面,消失无影无踪。
股市没有神,只能靠自己 !
想太多都是浮云,有赚就行,回本后,就随心所欲吧hh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