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波动不改A股上升趋势《柳哥财经》午评(03.31)
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上升趋势
一、早盘综述
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午间收盘,沪指下跌0.97%,深成指下跌1.66%,创业板指下跌1.82%,全市场上涨个股有599家,下跌个股有4749家,29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7739亿,同比上日缩量87亿元。盘面上,黄金股持续活跃,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跌,贵金属、氦气概念、银行、电力行业、汽车整车逆势上涨,机器人执行器、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电机、人脑工程、华为欧拉、华为昇腾、环氧丙烷、工业母机、海南板块表现不佳,领跌市场。
二、市场展望
今天早盘,A股三大股全线下跌,主要原因还在于本周三老美关税这只靴子落地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港股及A股科技高位回调打压了市场人气,市场提前作出的反映,但好在大盘有银行、三桶油及电信运营商等权重积极护盘,大盘跌幅均在国家队掌控之中,市场无系统性风险,大家不必惊慌。
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彰显了管理层稳金融稳股市的国家意志。
同时,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9.6%,比上月上升0.7和3.3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整体而文言,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24年基金年报陆续披露,公募基金的隐形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葛兰管理的基金,隐形重仓股依然聚焦于创新药械领域。周蔚文则将目光投向多个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航空、游戏等,同时,他也在年报中表达了对2025年人工智能行情的乐观看法。傅鹏博保持了较高的持股集中度,明确表示将在未来的投研工作中继续加大对科技行业的关注。
3月市场如预期般高位小幅震荡,4月震荡之势有望延续但波动将有所加大,尤其是前半月。而年后强势的成长科技方向尽管3月估值已经有所消化,但仍有较大的消化空间,因此短期内仍以调整为主,直到市场上涨β出现或行业重磅催化剂出现。
从行业轮动的角度分析,柳哥梳理出三条值得关注的交易性主线。
一是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该线更适合于长期资本,大资金。
二是政策支持催化的部分消费领域,重点关注汽车、家电、医药。其中汽车、家电源于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明确及优异效果,后续政策有望继续加力。医药有望出现阶段性估值修复。该条主线在前期整体滞涨且低估背景下,有政策催化时,有望迎来一波阶段性机会。
三是有景气支撑的有色金属,主要包括贵金属和工业金属。
二、策略精选
1、预计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绩为全年低点,后续有望上行
上市银行已披露年报显示,2024年四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延续改善。经营要素拆分来看,行业2024年扩表节奏收敛的同时息差降幅亦收窄,全年中收收入仍下滑,但2024年四季度中收降幅已明显收窄,债市走强背景下交投收益延续积极,资产质量方面,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延续改善,风险抵御能力保持稳健。
展望后市,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息差受存量贷款重定价因素影响仍有下降,投资收益受市场影响有所波动但预计对报表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绩为全年低点,后续走势有望上行。
2、4月锂电排产总体环比提升,看好需求
鑫椤锂电发布锂电产业链4月预排产情况,样本企业中电池排产108.1GWh,环比增长2.0%,正极11.0万吨,环比下降5.2%,负极11.7万吨,环比增长3.1%,隔膜14.7亿平,环比增长7.3%,电解液7.3万吨,环比增长5.8%。
排产数据较为强劲,主要系国内新车密集发布+以旧换新各地细则明确带动需求,全球大储需求快速增长所致。看好锂电产业链供需边际持续改善,格局较好的电池、结构件、负极龙头,以及受益于高压密升级的铁锂正极龙头。
3、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
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玻璃4月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大幅改善,测算头部电池片产能已实现盈利,各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新政紧锣密鼓制定中;重申4月内板块将迎来对需求侧悲观预期的修正、以及股价对基本面右侧的追赶。
4、金融科技、零售优势突出券商业绩有望受益于交易量高增实现较好增长
受益于股市改善,保险和券商2024年净利润均有较好增长,保险业绩beta弹性更强且负债端保持高质量增长,假设下调对EV带来一定拖累;券商在衍生品扰动、公募降佣下业绩增速略低于预期。从2025年1季报展望看,金融科技、零售优势突出券商业绩有望受益于交易量高增实现较好增长,1季度A+H权益市场整体向好,利好上市险企业绩。
5、继续看好机器人,关注三类公司
当前机器人存在技术、量产、应用等多方面迭代进程,产业趋势未变,机器人依然是本轮科技变革、AI变革的交汇点,回调依然是买入机会。现在已经看到机器人的应用环节正在爆发,从产业边际角度看将是今年增量最大的方向。需求端的拉动只要能对行业开始替代必然是新增千亿空间,因此无论板块是否回调,都要关注三类公司:
1)头部本体厂商,技术领先和规模降本,将出现显著的马太效应。
2)零部件层面具备持续降本的公司(尤其是灵巧手、电子皮肤、轻量化、电控、大模型)。技术能够带来机器人性能突破的公司,比如视触觉电子皮肤等。
3)本体百花齐放下,本身就具备应用场景的环节。类比AI,入口会具备持续价值,比如工厂、矿山等。
综上,市场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上升趋势。
风险提示:以上资讯仅作为学习交流,不代表投资决策,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投资顾问: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陈利柳,证书编号 :A0690623120002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